孙传尧院士:从可可托海走出的矿物加工领域学术带头人
2021年05月02日 9:52 9878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社 分类: 重点新闻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加强科技创新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之举,是事关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部署。
作为科技型央企,矿冶集团最宝贵的优势资源和核心竞争力就是在行业内具有影响力的知名专家和科技领军人才。矿冶集团的三位院士是集团科技领军人才的代表者,是集团服务国家创新战略、锐意改革发展的先行者,是“团结、求实、开拓、奉献”矿冶精神的践行者,他们用科技报国的赤子之心和不懈奋斗的科学家精神激励着一代代矿冶人不忘初心、矢志奋斗。
本期,让我们走近矿冶集团的第三位院士、矿冶集团的老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传尧,他从可可托海走来,以坚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攻坚克难的钻研精神、艰苦朴素的为民情怀,成为我国知名的矿物加工工程专家,为我国选矿科技研发、工程转化和行业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孙传尧
孙传尧,选矿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圣彼得堡工程科学院院士。1944年生,1968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1981年毕业于北京矿冶研究总院获硕士学位。曾任新疆可可托海选矿厂副厂长,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副院长、院长,国际矿物加工学术大会理事会理事等职务。现任矿物加工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矿业联合会选矿委员会主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选矿学术委员会主任。
孙传尧院士在鋰铍钽铌、铅锌、铜镍、钨钼鉍和铁等多金属复杂矿石选矿领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早期独立解决了极低品位鋰矿石浮选精矿质量的难题;利用矿物等可浮及分流分速原理首创异步浮选法,并在凡口铅锌矿首获成功;领导研发的钨铋钼复杂多金属矿选矿新技术—柿竹园法,攻克了黑白钨和硫化物及多种含钙矿物难以浮选分离的世界性难题。提出了矿物浮选的晶体化学原理并与合作者以矿物晶体化学的观点完成了《硅酸盐矿物浮选原理》专著,理论研究水平居国内外领先。创造性地提出“和谐选矿”和“基因矿物加工工程”的学术观点,已为国内外同行高度关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四项,省部级科技奖励多项,2000年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06年获第六届光华工程科技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特别贡献奖。
主编《选矿工程师手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手册》、《当代世界的矿物加工技术与装备》、《矿产资源高效加工和综合利用》等多部著作,发表论文150余篇,培养博士研究生50余人,已毕业36人。
责任编辑:孟庆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