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循环利用与电子废弃物协同处置论坛在北海圆满闭幕

2020年11月08日 10:21 831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10月31日下午,主题为“凝聚创新共识、绿色技术引领、共谋发展合作”的2020固废资源化利用行业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峰会暨联盟年会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隆重召开。为进一步聚焦和推动我国再生铜铝铅锌、高温合金、稀贵金属等金属循环利用和电子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会同北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组织召开了金属循环利用与电子废弃物协同处置论坛。来自全国再生铜铝铅锌、高温合金、稀贵金属、废旧动力电池等金属循环利用和电子废弃物综合利用等领域知名企业家、专家学者代表参加会议。论坛由联盟监事长、上海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王景伟教授主持。

1

当前正是“十四五”规划开篇之际,在前期联盟工作基础上,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委托北京东方园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环保集团总工程师江博新教授和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刘三平教授分别发布了“十四五”电子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发展思路和技术创新路线图、“十四五”金属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思路和技术创新路线图。

本届论坛专门邀请了我国再生铜铝铅锌、高温合金、稀贵金属、废旧动力电池等金属循环利用和电子废弃物综合利用领域规划、技术、装备、市场等知名专家围绕行业发展热点问题作了专题报告。会上,王景伟教授介绍了新增九类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资源化的相关问题和有关考虑;江西华赣瑞林稀贵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逢春教授介绍了再生铜原料冶炼系统工艺及集成装备成果转化情况;南开大学徐鹤教授介绍了电子废弃物中稀贵金属制备纳米材料绿色深加工技术;内蒙古科技大学杨育圣博士介绍了稀土固废资源化的思考与实践工作进展;江苏瑞复达高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学斌分享了再生铝轻薄料大型双室炉炉衬关键问题并提供了解决方案;红河学院范兴祥教授介绍了低品位贵金属二次资源提取最新技术;京津冀蓄电池环保产业联盟轮值会长吴小云回顾了我国再生铅产业发展历程,并对废铅蓄电池回收体系建设提出了建议;浙江新时代中能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杨思蔚副总经理介绍了退役三元锂电资源循环高值转化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情况;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刘小磊详细分析了2020年中国原生铜铝铅及再生利用市场,并对2021年市场进行了展望和预测。

本届论坛由常州工学院、上海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肇庆市大正铝业有限公司、江西华赣瑞林稀贵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南开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浙江新时代中能循环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承办。

2
上海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王景伟教授作《新增九类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资源化》报告

3
江西华赣瑞林稀贵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逢春教授作《再生铜原料冶炼系统工艺及集成装备开发与应用》报告

4
内蒙古科技大学杨育圣博士作《稀土固废资源化的思考与实践》报告

5
南开大学徐鹤教授作《电子废弃物中稀贵金属制备纳米材料绿色深加工技术研究》报告

6
北京东方园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环保集团总工程师江博新教授发布“十四五”电子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发展思路及技术创新路线图

7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刘三平教授发布“十四五”金属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思路和技术创新路线图

8
江苏瑞复达高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学斌作《再生铝轻薄料大型双室炉炉衬关键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探讨》报告

9
红河学院范兴祥教授作《低品位贵金属二次资源提取新技术及应用》报告

10
京津冀蓄电池环保产业联盟轮值会长吴小云作《废铅蓄电池回收体系建设与再生铅产业发展新格局探讨报告》

11
浙江新时代中能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杨思蔚副总经理作《退役三元锂电资源循环高值转化关键技术及产业应用》报告

12
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刘小磊作《2020 年中国原生铜铝铅及再生利用市场分析与 2021 年市场展望》报告

责任编辑:孟庆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