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有色院7项科技成果获行业专家高度评价

5项国际领先 2项国际先进

2020年10月13日 15:30 225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科技创新

本报讯  9月16日,长沙有色院“RDP全过程一体化精准协同膏体充填技术研究与应用”等7项科技成果通过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科技成果评价,其中5项成果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2项成果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本次会议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传尧、柴立元,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贾明星等13位专家,对长沙有色院7项科技成果进行评价。长沙有色院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廖江南出席会议并致辞。长沙有色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谭荣和出席会议,科技管理部负责人及项目主要研发人员参加会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兼科技部主任张洪国主持会议。

“RDP全过程一体化精准协同膏体充填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首次研发了基于DEM-SPH耦合的充填全流程协同仿真技术,首创开发了基于多元数据库集成与交互的充填智能设计系统,创新研发了充填系统协同精准管控及生产信息移动在线监控技术,创新开发了基于虚拟工厂的充填系统生产管理及信息可视化技术,实现了充填系统全流程数字化交互与双向反馈动态精准调控,为差异化物料条件充填关键装备和大规模矿山大型充填装备个性化定制提供了精准依据和科学指导,实现了复杂多系列充填系统“一键充填”高效生产模式和信息化科学管理,有效地促进了充填系统合理化、规范化、智能化。该项目获授权专利13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4件;登记软件着作权8件。该项目在安徽马钢张庄矿业有限公司进行了推广应用,有效提升了矿产资源绿色安全高效开发水平,推动了我国采矿行业技术进步。专家组评价项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多金属锡渣硫化挥发与同步造锍关键技术及装备” 项目针对含锡、铜、铅、锌、镍、铋多金属复杂物料的综合回收问题,发明了锡、铅、锌金属硫化挥发与铜、镍金属同步造锍关键技术,开发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锡渣烟化炉及余热锅炉一体化装备;开发了烟化挥发+电炉沉降工艺;研发了高效的汽化冷却器与余热回收系统,实现了波动汽源的余热梯级利用。该技术成功应用于江西自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自2015年投产以来增加产值累计24.4亿元,经济和社会效益显着。专家组评价项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高海拔高浓度长距离粗颗粒尾矿管道输送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揭示了高浓度粗颗粒长距离矿浆流变特性和该类流体介质的运动规律,建立了该类浆体水力输送模型,改变了粗颗粒输送无水力模型现状;针对高海拔复杂地形高浓度粗颗粒浆体长距离管道输送,开发了浆体管道加速流控制技术,解决了大“U”形复杂地形输送难题;依据粗颗粒安息角研究结果,开发了高浓度粗颗粒矿浆带浆停车再启动尾矿管道输送技术。该技术成功应用于云南迪庆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建成了国际上第一个以“高海拔高浓度长距离粗颗粒尾矿管道”为技术核心的尾矿输送系统示范工程。相比传统的汽车运输,该技术每年可节省运输费用3.4亿元,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经济和社会效益显着。专家组评价项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镓锗铟稀散金属置换渣料高效综合回收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针对含镓锗铟等稀散金属的置换渣料处理难题,研发了镓锗铟稀散金属置换渣料四段浸出集成新技术,大幅提高高硅锗渣中锗浸出率;开发了硫酸体系全萃全反分离铟、铁、镓、锗、铜的萃取新工艺技术,实现了铟、铁、镓、锗、铜及锌元素高效精准的分离与回收;开发了镓反萃液渗析分镓及沉镓新技术替代常规中和+沉镓工艺技术,解决了中和剂耗量大等问题;开发运用了旋流电积镓的新技术替代传统镓电积,解决了镓电积电流效率低、自动化水平低等技术问题。该技术成功应用于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丹霞冶炼厂,建成了国际上第一座处理锌冶炼副产镓锗铟稀散金属置换渣料的综合回收示范工厂,为国内外锌冶炼厂综合回收多种有价稀散金属开启了新篇章,对促进稀散金属加工行业技术进步有重大作用,可作为国内外类似渣料综合回收多种有价金属的典范。专家组评价项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炼铁烟尘资源化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针对炼铁烟尘资源化利用,成功自主研发了火法富集-湿法分离多段集成耦合整体工艺技术,采用挥发窑富氧燃烧高效节能技术和碱洗脱氯+铜盐深度脱氯、硫酸锌溶液5段连续净化工艺,创新开发了联合选铁-高温耦合焙烧-湿法分离集成的窑渣综合利用技术和高效提铟、铋、锡、铅工艺技术,实现了炼铁烟尘中锌、铟、铅、镉、铋、锡、铁有价金属的高效综合回收。2014年,该成果首次在鑫联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应用,建成年处理高炉炼铁烟尘110kt生产线,各项指标先进、运行平稳,并陆续在鑫联环保各地分公司及山东恒邦、湖南荣鹏、河南豫光等企业推广应用。近3年,累计处理炼铁烟尘23万吨,新增销售额10.18亿元,经济和社会效益显着。专家组评价项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曾莉莉、熊有为)

责任编辑:杨净茹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