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铜及LME铜市行情一周分析与预测

2004年09月29日 8:49 81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沪铜及LME铜市行情一周分析与预测 (中国有色网业内专家 付亚波看市) 上周即2004年9月20日至2004年9月24日,上海市场1#电解铜(Cu-CATH-1(高纯) 、Cu-CATH-2(标准) Cu+Ag>=99.95% 标准:GB/T 467-1997 )的行情以上涨为主。国产、进口主要流通品牌电解铜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因为国内铜现货价格已经高于国际铜价,国内企业从风险角度考虑减少进口,造成国内铜供应减少。另一方面,高温过后电荒解除,铜加工企业生产开始恢复,也造成了铜需求的增加。 沪铜周五最新现货价格如下所示,由以下数据可知,上周沪铜涨幅较大。 1#电解铜 Cu-CATH-1(高纯) Cu-CATH-2(标准) Cu_Ag>=99.95% 标准:GB/T 467-1997 最新修改日期: 2004年09月24日 (元/吨) 表示标准、进口、升水阴极铜成交价格区间 名称 价格区间 涨跌 升贴水 平水铜 30300-30350 245 升水400-450 升水铜 30480-30500 260 升水580-600 进口铜 30300-30500 290 升水400-600 上冶铜 30350-30400 275 升水450-500 智利CCC铜 30500 260 升水600 1#电解铜前30个交易日走势图(RMB/T=元/吨),通过下图可知,本周1#电解铜最近30日的走势已经达到峰点。 2004年09月24日 1#电解铜 最近30天走势图及去年年度走势图 二、下周国内和国外铜市行情预测及分析 经过上周行情分析,可以预见下周沪铜以高位振荡为主,国外LME铜市行情也以横盘整理为主。主要原因如以下分析: 首先,国内有色金属市场涨声一片 国内铜、铝、铅、锌、锡、镍、铟等有色金属价格涨声一片,日均涨幅从百元至数百元不等,铜、铝、锡、镍等价格一周内涨幅均超过千元,其中,尤以镍、铜、铝等涨幅最为明显。 本周上海现货市场电解铜、平水铜等主要品种成交价格全部突破每吨3万元大关,达到每吨30210至30330万元,日均涨幅320元。 国内价格高于国际价格。8月底以来,国内铜价波动剧烈。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协会的上海现货行情显示,在9月1日成交价达到每吨29280至29420万元,铜价持续下跌,最低跌至每吨28430至28530万元之后,此后急剧上攻,顺利突破每吨3万元大关。 其次,铜价上涨还与国际市场上铜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有关。 前不久,国际铜协会公布上半年全球铜缺口为60多万吨,这比预期增加了一半以上。 第三,铜价的变化也与近期油价上涨有关,油价上涨带来美元贬值,这也是推动铜价上涨的一个因素。 第四,铜生产成本上升 多年的新产能投资不足造成铜供应紧张,因此需求迅猛增长造成欧洲及北美的现货铜升水价格全年居高不下. 第五,沪铜交易商认为周二LME期铜的上扬,受到了LME现货升水大幅上扬的提振。周三沪铜的强势涨停则更多的是受到LME期铜周二收盘大幅上扬的影响。沪铜大幅跳空高开之后很快顺势扑向涨停,之后未见反复。 西方分析师认为,因为这一波基本金属上扬行情是由基金买盘带动的,并且已经连续突破了重要的阻力位和夏季高点,因此可以认为牛市的又一轮上涨已经开始。同时多头头寸向远期调期而获利的情况正在发生,这也可以预期价格将有进一步的上涨。 这波由沪铜现货市场价格大幅上扬带动的行情,相继经历了国内期货近月合约大幅上扬,远月合约相对近月合约大幅补涨,然后是国内升贴水大幅上扬的局势波及到LME市场带动LME铜升贴水的快速上扬,促使LME期铜大幅上扬。今日LME期铜的大幅上扬再次影响到国内沪铜的大幅上扬至涨停。这样一波完整的价格循环序列也就完成了。因此后市铜价的延续性将更多的依赖于国内外铜升水幅度的延续性。 第六,中国开始进入铜需求旺季 前一段时间因为电力供应紧缺,中国的铜需求量因此受到影响。7月初期到8月中期 铜的需求量正在逐渐恢复,之前因为电力中断影响了铜生产单位诸如铜线等加工公司。北京目前依然实行信贷紧缩政策,尤其是在钢铁,铝和建筑部门中,但是电力工程对铜的需求依然很强。中国的经济增长率目前接近9%,这就需要大量的电力供应,这就使断电现象经常发生。现在夏季电力供应的紧缺的时间已经结束。7月的电力需求增长率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1.7%,这是因为由于中国政府抑制经济增长过宽的势头,7月总体经济从之前的12个月的16.2%的增长率下滑至15.5%。官员们预计今年的电力供应缺口在4万兆瓦特,这些电力可以满足4000万家庭的需要。 中国的三大金属生产基地是浙江,江苏和广东。3大基地的7-8月的产量都有所减少,但是在过去的两周内产量有所提高。 警示性提醒:以上观点不构成任何具体操作建议,投资者若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