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本报记者疫区日记(6)
2020年02月07日 12:53 10602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曹祥汉
日记六 2月1日
二月来了,祝你平安
2月1日了。2020年的第一个月,在喜庆和万般艰难中,说不出滋味地走过历史长河,留下一地的创伤和无奈。凌晨五点,忽然就醒了。外面是一片寂静,没有一点的声音,天空没有一丝光亮,远处有灯火在星星点点地闪烁。再也睡不着,望着窗外寂静的村庄,百感交集,写下了一首七绝,权当今天的开头吧。
壬午噩梦又重温,
唯恐伤心恨满门。
纵然乌云遮万籁,
幸有南山镇乾坤。
今天,我回到老家已经第十三天,一家五口皆无异常,基本可以排除途经武汉感染的可能,一直悬着的心,稍稍放下了一点。起码,我不会成为病毒携带者,以致延祸家人和亲朋了。
在北京出发之前,单位领导和同事都劝我不要回来,说武汉有不明原因肺炎,传染厉害。但是,老家只有七十六岁的老母在家,不能让老人一个人过年,不得不回,最终还是举家踏上了回湖北过年的旅程。
1月19日中午,我们乘坐的列车到达武昌站。从出站口到四号线地铁站转地铁去青山,举目望去,人潮摩肩接踵,一片春运时候的热闹景象。人群中很少看到有几个人戴着口罩,没有看出半点武汉有病毒疫情的样子,车站也没有任何疫情的警示。我随手拍下了几张照片发在圈圈里。
当天下午,女儿就读的武钢三中忽然改变原定20日下午放假的计划,于19日结束了所有教学活动,提前放假,通知家长下午五点四十孩子必须清场离校。恰在此时,看到当天的《楚天都市报》,头版头条刊登百步亭4万余家庭18日一起吃团饭的巨幅照片,心里忽然咯噔了一下,拍下报纸照片,再次发了一条圈圈:真心佩服武汉人民的勇敢和无畏!
晚上接到放假的女儿,当晚我们改签了车票,从武汉站乘坐20号的动车匆匆赶回老家。当时村里也一片祥和,少有人提及武汉的不明原因肺炎。然而,仅仅两天以后,到22日,也就是腊月二十八的时候,气氛遽然紧张,每个人都在谈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了。第二天,武汉封城!举国目瞪口呆!
然后黄石市各地封路,所有人在村里再也出不去了。由省城封闭到各地市封闭再到乡镇封闭,仅仅只用了两天。后面的事情,前几天的札记里有简略的记述。我无权去追问这是谁的过错,更不想去说其他的东西,不再赘言。
今天晚上,村委会原来的老支书来电话,他告诉我,下海村(下海村是大王镇的一个行政村,包括上海、下海等几个自然村)从武汉回家过年的人员有245人,可能是镇里汉归人员最多的。截止到今天,大部分人都差不多满了14天观察期,或者接近14天。到目前为止,全村尚未发现一个异常发热或疑似病例。在电话里,老支书对村里的汉归人员自动隔离观察的举动深感自豪,反复说不容易,有素质。又提醒我,虽然情况尚好,但依然不能麻痹大意,后面的形势更加严峻,一定要继续努力,严格遵守各项规定,小心防范。并要我在文章里提几句,给大家鼓鼓劲,共同平安渡过这次难关。一位老党员热爱家园的拳拳之心溢于言表。
这个春节,我们过得刻骨铭心。阴影和不安一直笼罩着我们,不安中隐隐带着痛感。就在我早早醒来的这个清晨,不知道会有多少个家庭彻夜未眠。2月的开端,它有着难于言表的伤感。清晨的天空,还是很暗,但我知道黎明就在不远。
我知道,此时此刻,任何华丽的语言都苍白无力,但是我还是要告诉那些还在看我公号的朋友们,冬天将结束在2月里,大寒的最后几天,病毒还在侵袭着人间。2月来了,春天跟着就会来到。这样的日子,会在春天的嫩芽中过去。越是不安时,越是要淡定。等待是一个美好的词语,它总是带着无尽的希望。让我们一起,安静下来,在不安中等待黎明。
坐在家中,我一遍一遍听《你有多美》,一遍一遍看着MV中那些生动的容颜。那些曾经和我们一样生活的白衣天使,站在了抗击疫情最前线。这个春节,他们比我们过的更加艰难。他们也有家人,他们也有老人和儿女,我相信,他们心中肯定也有过不安,但是他们依然舍死忘生挺立在前,即使他们的口罩后面泪流满面。每一张面孔之下,都是家中父母的期待,都是孩子的依靠,都是相濡以沫的陪伴。他们的不安,被责任所替代,带着攻克难关的信念,站在了最需要的地方。2月最美丽的风景,是TA们。
我用真实的心境,写着与你最近的文字。我们都是普通的人,有着相同的感受。遇到困难,挺一挺就过去了。不就是在家打发时间吗,可以想出很多种有趣的形式。朋友圈里晒出的美食,有人趁着休息的机会,学着做各种面点。2月的眉弯里,会有着自己的喜乐。
2月来了,寒冷终将过去。坐着写字已经不觉寒冷,春天的暖流在涌动。黄庭坚笔下“试挑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的日子,马上就会在眼前。
2月的开端,有着许多美好的祝愿。“祝你平安!”这是我最想说出的话语。平安地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李叔同说过:“凡事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因为它在传递你心间的声音,绵绵不绝,遂相印于心。”愿天下所有人,都能平安渡过这道难关。
还是用一首绝句,结束我今天的絮絮叨叨吧:
天为乾卦地为坤,
岂让伤心过楚门。
祈愿千年灵澈力,
迎风一笔破邪瘟。
责任编辑:dl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