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融入,打造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响亮名片

——江苏省地矿局第五地质大队地质工作转型发展透视

2019年12月20日 10:37 404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地质矿业

近年来,江苏省地矿局第五地质大队(以下简称“地质五队”)强化服务保障,着重以融入地方、服务地方为切入点,以公益性地质工作为基础、市场地质工作为主体,加强对重大地质工作、重要地质项目的谋划、立项、推进,承担了一批重点地质项目并提交了高质量地质成果,促进地质公共服务职能提升。在市场定位上,坚持从自身实际出发,把牢地方发展战略中蕴含的刚性需求,抢抓机遇,持续培养综合地质服务领域;在业务拓展上,充分利用长期积累的地质资料,凭借资质优势和地质技术影响力,打造协同服务、对口服务模式,树立大地质服务品牌。

2018年和2019年,该队共计完成各类地质项目800余项,省局、徐州市公益性基金项目9项,涵盖水工环服务链在内的综合地质服务市场项目实现产值合计1.5亿多元。

推进矿地融合

地质五队以“矿地融合”作为开拓地质工作服务领域、推进地质工作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主线,大力加强与地方政府和自然资源部门的业务对接,在城市地质调查、矿山环境规划治理、土地复垦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城市地质拓展方面。2017年底,历时4年,完成了徐州市城市地质调查项目,这是由原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和徐州市政府联合开展的项目,取得了徐州史上系统性最完善、内容最全面、精度最高的地质调查研究成果,在三维地质结构、区域稳定性、地下空间、地质灾害、水土环境等方面取得多项突破。2018年,该队承担了徐州市主城区及辖属四个县区的矿山地质环境详查项目,累计完成421处矿山的地质环境调查工作,先后编制完成徐州市主城区、铜山区、贾汪区、睢宁县、沛县等5个区域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8年规划,实现调查、建库、规划的信息综合,夯实了后期全面开展综合治理的基础工作。

该队还充分发挥地方“当家”地质队作用,积极投身矿地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在以徐州沛北五镇两区和铜山茅村为代表的矿地融合发展示范区,开展了矿产资源勘查、土地利用现状与地质环境调查等基础性工作。与徐州市自然资源局共同申报了全省矿地融合示范项目——徐州市铜山区茅村土地利用及露采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区建设,获批省级地勘基金1100万元,目前已在前期编制的总体实施方案基础上,完成了檀山示范工程露采矿山生态修复工程设计和建筑石料用灰岩矿资源余量核实工作,有力推动地方矿地一体化管理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

在生态文明建设新领域方面,该队先后编制完成的大屯煤电4个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江苏徐矿张双楼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其中两个方案均一次性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取得了该类项目上的突破。

在农业地质方面,该队与江苏省地调院合作开展的铜山区富硒土壤地球化学调查项目,顺利完成多批次采样工作。

在地方重点项目谋划方面,该队紧盯徐州年度财政资金支持导向,主动对接,在2018年完成徐州市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专项调查项目基础上,今年11月下旬,先后承揽了徐州市关闭煤炭矿山数据库建设、徐州市采煤塌陷地专项(补充)调查两项重点地质服务项目,还先后中标睢宁开发区、徐州空港经济开发区、徐州工业园区、邳州高新区及开发区等多个区域性地灾评估工作,拓展综合地质服务覆盖面,强化资源环境安全保障能力。

加强地质勘查工作

作为“开发苏北科技有功单位”,地质五队曾为徐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但是随着社会发展转型,地质找矿工作逐步萎缩,但该队一直保留着一支找矿队伍,为“地质立队”延续着新的使命。

该队与山东省地矿局八院合作开展的青海德令哈阿克山铜矿普查项目,是地质找矿“走出去”的一次有益尝试,也是采取资源共享模式进行找矿合作的一次成功探索。他们开展的江苏省地勘基金项目——邳州市花山子锆(铪)矿普查项目,提交了一处小型古滨海沉积型锆(铪)矿床,该类矿床在省内尚属首例,不仅为江苏省新增了1处稀有金属矿产地,还将近30年未查明的矿化点提升为一个小型矿床,也为国内提供了新的锆(铪)矿床类型勘查案例。

金刚石找矿一直伴随着该队地质找矿的历史,也是其优势业务和地质找矿的主要工作。近年来,该五队相继开展了铜山张集金刚石普查、塔山金刚石普查、吴桥-石匣金刚石普查、苏北铜山金刚石调查、江苏西村-城岗金刚石调查、徐州柳泉-江庄金刚石调查等多个项目,先后选获6颗原生金刚石,新发现了金伯利岩岩管及大量镁铝榴石、铬铁矿等指示矿物,苏北原生金刚石找矿取得新的进展,为寻找金刚石原生矿提供了新的线索和方向。

此外,该队积极与高校沟通互动,推进“产学研用”深入融合,用先进技术和前沿成矿理论推进相关地质找矿研究工作。

支撑地方防灾减灾

开展地灾防治是地质五队体现社会担当和履行公益性职能的重要工作内容。自2015年挂牌成立“徐州市地质灾害应急地质环境保护技术中心”以来,特别是近两年来,该队不断加强技术中心建设,地灾应急、防治由城区逐步向县区、乡镇延伸,提高工作区域覆盖。今年汛期,该队对徐州市130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排查、巡查、核查300多人次,应急抢险处置崩塌、滑坡、地面塌陷等险情22次,对多处地灾隐患点实施监测,投入资金65万元用于地灾防治,工作成效明显。

在台风“温比亚”、“利奇马”灾情发生后,该队第一时间投身抢险救灾,通过全摸排、密巡查和对重点灾害隐患点的全天候监测,向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提供了即时的预测数据和应急措施,确保险情及时预防、及早发现、及时治理,充分发挥地灾防治主力军作用。

在应用先进地灾防治技术手段方面,该队引进了徐州首台无人船水域测量机器人,广泛应用于隐患点排查、环境地质调查以及矿地融合等重点项目。2018年以来,无人机航空摄影累计超过260平方千米,水下地形测绘40平方千米,成为新时期地质工作的利器。

在打造智慧型自动监测系统方面,五队充分整合多方资源,基于兄弟单位地质一队的技术创新,结合徐州市实际,开发的徐州市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及手机APP,是一套深度融合了大数据技术的网络监测预警平台,目前已经上线服务,将为徐州市开展智能化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责任编辑:张雪卉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