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六届)新能源材料高峰论坛在京召开

2019年12月11日 11:21 1341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12月5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办,中国工程院指导,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深圳盛屯集团有限公司特邀协办,五矿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中建材光电材料有限公司、广东先导稀材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会聚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发展中心承办的2019年(第六届)新能源材料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钟志华出席会议并致辞,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长常国武出席会议。开幕式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赵家生主持。

陈全训表示,今年前十个月,我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4815万吨,同比增长4.6%。由于受贸易摩擦影响,对需求与价格的冲击较大。今年前十个月,国内铜、铝、铅、锌现货平均价同比,分别下降6.4%、3.1%、12.3%和13.2%。但是基本符合年初市场预期。在贸易方面,出口至美国的铝材产品明显减少,前三季度降幅超过35%。投资同比基本持平,但投资结构有所优化。矿山采选投资特别是环保投入力度加大。企业效益方面,今年前十个月,7997家规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万亿元,同比增长5.5%。但实现利润1132亿元,同比下降1.9%。主要还是受价格下降拖累。

陈全训指出,有色金属产业发展保持平稳,为新能源材料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在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与之相关的有色金属品种,也得到快速发展。譬如,镍、钴、锂是我国资源相对短缺的品种,近年来,在印度尼西亚、刚果(金)和澳大利亚等国,我国企业资源合作开发利用,取得了重大进展。而且,锂电材料和三元正极材料,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应用,都有很大的突破。铟、锗、镓、硒、碲是我国具有相对资源优势的品种,近年来,不仅原料的综合回收明显改善,而且在高纯金属、ITO靶材、砷化镓、磷化铟等关键深加工产品、以及新材料生产技术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成为支撑新能源汽车、5G、绿色照明等产业发展的坚实保障。多晶硅生产技术的重大突破,使我国多晶硅产量在十年内增长了60倍,而综合能耗下降到原来的约1/6,从而极大促进了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锆、铪、稀土等功能性材料,在核电及其他新能源领域,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产核电用锆铪材料,基本满足了国内核电发展的需要。

陈全训强调,当前,有色金属新能源材料产业发展主要面临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当下经营存在困难。今年前十个月,除镍钴行业受镍矿供应端影响,镍价持续攀升,带动镍钴冶炼行业利润同比增长6.2%外,其他品种经营效益都欠佳。锂、硅行业利润大幅下降,硅冶炼行业亏损6.8亿元,亏损同比增加5倍多。铟、锗、镓、硒、碲等品种,近年来价格持续低迷,企业效益普遍不好,甚至一些龙头企业,也面临经营困境。另一方面,是产业结构性问题。一是具有资源优势的品种,主要以初级产品打市场,满足高端需求的能力不足。二是资源相对短缺的品种,境外资源合作开发利用过于集中,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风险。三是同质化竞争较为突出,部分品种扩规扩能步伐,超过了预期需求,而“高、精、特、新”产品供应能力不足。四是跨行业融合、协作不够,使得上游不能及时掌握下游需求变化,下游不能及时了解上游产品开发能力,存在相互脱节现象。

针对新能源材料产业发展的这些问题,陈全训强调了两点:一是要始终坚持技术创新不放松,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有色金属新能源材料的发展,不仅事关新能源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有色金属行业新动能的接续。当前形势下,西方国家封堵中国发展的意图显而易见。高端发展的技术等不来、要不来,也买不来,只能靠我们自力更生。因此,我们必须始终把技术创新放在重要位置,加大创新投入,坚持长期投入,在研发、转化、应用上,都要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高端上来了、质量上来了,效益也会随之释放。

二是始终抓住产业融合不放松,切实提高协同发展水平。产业融合是促进高端发展的有效途径。有色金属新能源材料,总体上处于产业链的上游,涉及到下游应用面很广,产业链很长,一定要从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生态链的全局,放眼新能源材料产业的发展。要充分利用上下游、左右岸的力量,加强沟通,破除壁垒,增强协作,在不断满足下游需求新变化的同时,倒逼我们自身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高质量增长新路径,拓展应用新领域。

钟志华表示,新材料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基石和先导,有力地支撑了世界高科技产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较长一段时间内新兴工业的发展水平。大力发展新能源材料,是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科技界和企业界必须携手推进的紧迫任务。新能源材料当中用到很多有色金属,像光伏发电的硅基材料中用到硅、薄膜电池材料当中用到铟和锗,新能源汽车使用的动力电池材料中用到镍钴锂,核电反应堆使用的包壳材料和冷却材料中用到锆和铋等等。近年来,在科技界和企业界的共同努力下,这些新能源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我国多晶硅产业成功打破国际封锁,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并为国内光伏发电应用提供了保障。我国锂资源的开发和锂电池的研究也取得突破,特别是锂离子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将带动锂镍钴等矿产资源开发和应用研究进一步提速。我国具有资源优势的铟、锗与硅成为薄膜电池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为大幅提高太阳能电池转换率提供了可能。此外,铋反应堆与铋系核冷却材料,将推动我国核能发展走向新的里程碑。

钟志华强调,虽然近年来我国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与我国世界第一原材料工业大国的地位并不匹配。当前,新材料已成为国际高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主要发达国家都把新材料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密集出台重大规划政策,从研发投入、市场培育、制度法律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努力抢占未来发展先机。因此,对我国而言,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新材料是亟须补好的短板。现在国家许多重大工程、重大装备等的推进,很多都在材料环节上卡了脖子,包括技术和资源都存在这个问题。我国新材料产业的突破与升级已经迫在眉睫。这些都要求我们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协调,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推进新能源及新材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专题报告阶段,北京汽标委副秘书长、中欧国际汽车绿色科技创新联盟副主席、北汽德奔技术中心总工程师王旭、诺贝丽斯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刘清、北京工业大学教授李伯龙、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资深专家王伟东、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朱成博士、浙江美都海创锂电科技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总监王寅峰、北京中科三环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胡伯平、河南德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作坡、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张见、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分析师孔占荣分别作专题报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王琴华、协会副秘书长兼稀有稀土部主任胡德勇、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中奎主持专题报告。

责任编辑:dl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