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铜铜箔公司为何PCB市场占有做到国内第一?答案就是……

2019年12月03日 9:58 658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铜资讯   作者:

据铜箔行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2018年全国铜箔总产能为46.39万吨,超出需求约8.4万吨,整个铜箔市场产能过剩的局面已经形成。

下游客户端进入买方市场,欲以市场优势压制铜箔企业合理诉求。铜箔公司销售团队用“市场竞争白热化”来形容2019年的铜箔市场。

640.webp

如何突破困境谋发展?一道难题摆在铜箔公司面前,终究还是思路决定了出路!

2019年1月,铜箔公司“两会”报告指出:如果仍单纯以产品合格率来评价和考核产品质量,铜箔公司最终将会与市场脱节。随后,铜箔公司在“三年创新倍增”具体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以“客户满意”来评价产品质量。铜箔公司市场、品质、生产及技术等相关部门从最初的关注“产品合格率”转为关注“客户需求”,以抓实全过程生产质量管控和细化技术服务,来实现客户需求,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扩大优质客户朋友圈。

关注客户需求 调整客户结构

2014年4月,从加工事业部分离独立经营以来,铜箔公司就确定了分两步实现“以持续提升产品质量来促进客户结构不断升级”的战略目标。铜箔公司历经2年时间的努力,于2016年实现了产品结构升级,摆脱了中低端产品定位,走出了CCL市场同质化竞争的“红海”困境;其后,继续通过2年时间的质量提升,于2018年确立了以中高端PCB客户为主要客户群的有利局面,此举牢牢地奠定了铜箔公司持续赢利的基础,2019年,在集团公司“三年创新倍增”和高质量发展理念指引下,铜箔公司确立了新的质量发展目标,计划再用1-2年时间,通过高质量发展、产品升级转型,将企业定位为5G产业基础原料供应商,产业跻身国内铜箔行业一流水平,并向国际一流水平看齐。

高端需求倒逼技术标准升级。5年来,铜箔公司技术标准历经了大大小小不下5次改版升级,每次升级,都是在将高端优质客户的需求不断转化为技术、质量管控标准,最终落脚在生产技术改革创新中。

凭借“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通过质量升级、客户调整战略,铜箔公司客户总数60%发生了变更,成功锁定了一大批高端优质客户,部分优质客户在特殊厚度、特殊基重、特殊技术要求的产品上完全依赖江铜铜箔。此外,签约战略客户采购量占到总销量的70%;高附加值产品销售量占到总销量的32%,大大增强了企业赢利能力。

分解客户要求 定制行业产品

2010年-2018年,中国汽车销量年均增速保持在5.7%,为取得进入汽车类印制电路行业高端客户的资格证,2016年铜箔公司开始导入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IATF16949并获得成功,进一步拓宽了高端客户群体。

IATF16949体系的导入是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等体系运行的基础上进行的,铜箔公司技术、品质等相关部门按照IATF16949体系规范,识别出客户的特殊要求,制定控制计划和FEMA,从体系上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

目前,铜箔公司以稳定的产品质量在印制电路(PCB)行业内获得了替代进口产品的首选供应商地位,并处于国内铜箔PCB市场占有率第一的行业地位。

转化客户要求 提升产品质量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产品质量是否好,最终客户是裁判。单从产品合格率已连续3年达到85%以上来看,铜箔公司在数据上已处于国内铜箔行业领先水平了,但是铜箔“两会”报告指出:“如果我们的产品质量合格率高,但客户投诉多,那就不能说自身产品质量好”。

2019年1-10月,铜箔公司客户投诉次数较去年下降32%,实现这一成绩措施之一就是细化分解生产控制点,针对每个生产过程制定科学细致的标准操作程序(SOP),并将客户要求融入至SOP中,确保客户要求得到落实。措施之二是善将“坏事”变“好事”,面对客户投诉,铜箔公司均积极面对,认真分析原因,落实整改措施,跟进改善效果,把客户投诉作为产品质量提升机会。从多家高端客户现场审核反馈信息证实,铜箔公司产品质量处在国内一流企业前列。

向前走,不能忘记走过的路;再出发,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未来,铜箔公司将深入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积极对接国际领先企业,共同研发新品,力争早日进入世界一流铜箔公司行列,书写江铜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铜箔篇章。

责任编辑:付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