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冶炼集团转移转型为湘江减少1.5倍重金属排放污染
2019年09月06日 13:29 9884次浏览 来源: 有色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张燎原
2017年3月2日,一个重磅消息在全国有色金属行业引起震动: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拉开搬迁拆除序幕,61岁的株冶将要退出清水塘,搬去水口山。“主动作为,走转移转型、绿色发展之路”。株冶集团董事长黄忠民介绍,为适应湘江流域环境保护和株洲城区发展对环境的要求,株冶集团在中国五矿集团公司的支持下,按照“总量减排、经济持续、社会稳定”的指导思想,提出“整体规划、分步实施、转移转型、绿色发展”目标。从目前的株洲市清水塘地区转移转型至衡阳市水口山镇。
告别清水塘,株冶未来可期。新株冶基地分3期建设,总投资超过100亿元,按照国内最严格的环保标准进行设计,最终形成年产“30万吨锏+30万吨锌+10万吨铅”的能力。削减旧产能,减轻环保压力。锌项目投产后,株冶从清水塘退出可缩减锌冶炼产能55万吨,铅冶炼产能10万吨,为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和清水塘老工业基地搬迁改造做出表率。
彰显担当,兑现承诺。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株冶按照转移转型工作计划,关停冶炼生产系统,至12月30日上午11时,株冶在清水塘地区运行了63年的冶炼产能全部关停退出。而机器的轰鸣声,火热的建设和生产场景,奋斗的株冶人,出现在200公里之外的衡阳市水口山镇的湖南有色铜铅锌产业基地。
树绿色标杆,创世界之最。2018年12月26日,位于衡阳市水口山镇的湖南有色铜铅锌产业基地锌项目投产。2019年3月14日,锌项目主流程全线拉通并成功产出合格析出锌。铜铅锌产业基地项目投产后能够提升湖南省环境绩效,实现湘江流域二氧化硫减排1.5万余吨/年;重点防控元素(铅、砷、镉、汞)在湘江流域实现1.5倍削减,有效推动湖南一号工程——湘江流域治理工程的实施。同时,彻底解决了水口山三厂、四厂、六厂稀贵系统的历史遗留问题,并通过工业废水零排放,彻底规避了湘江水污染风险,并实现了居民和生产区实施防护距离分开,生活环境质量显着提升。项目还创造了一系列世界之最,如世界最大的152平方米沸腾焙烧炉、世界最大的单系列30万吨浸出和OTC溶液深度净化系统。
新株冶,新作为。株冶是我国最大的铅锌冶炼企业,是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的共和国长子。株冶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而生,顺新时代产业轻型升级而为,从株洲城区搬迁转型、提质增效并举,打造出全国有色金属行业独一无二的铜铅锌产业示范基地,标志着中国五矿,湖南有色以央企的责任与担当,向湖南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兑现了2018年12月31日前株冶新基地投产,清水塘老基地关停的郑重承诺。
责任编辑:dl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