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铜亮点丨石漠花开分外艳

2019年08月15日 9:46 823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铜资讯   作者:

“山大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只见石头不见土,玉米长在石窝窝”……一首当地久传的民谣道出了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的困境与贫穷,这是“地球癌症”——全国石漠化程度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上世纪90年代的西畴,放眼望去,视野范围内尽是一个个白色或灰褐色隆起,不是别的,全是石头。全县1506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中99.9%属于山区,裸露、半裸露的喀斯特山区占75.4%,26万西畴人民就一代代在这样的石头缝里扒生活。

“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如时代的战斗号令,给予中国铜业巨大激荡。在中央扶贫“集结号”吹响后,中国铜业立即成立了以党委书记、董事长为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扶贫办公室,积极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国企政治担当,履行社会责任。公司领导先后40余次到法斗乡、董马乡调研,确保精准脱贫有序有力推进。截止2018年末,中国铜业(含在当地企业)在文山州西畴县共计投入扶贫资金2400余万元,为西畴县2019年脱贫“摘帽”做出积极贡献。

致敬,扶贫攻坚的“先遣队”

“雨后,前往西畴的山路泥泞不堪,前行的车辆陷在泥潭,发动,熄火,再发动……车里冒出一股刺鼻的焦糊味儿。如果不是双脚踏上这片土地,你很难理解当地父老乡亲对脚下大山,对‘出路’的爱与恨。”“他们很少出远门,房子不遮风、不挡雨,就靠在房前宅后仅有的几块巴掌大小的坡地上种些玉米、土豆度日,孩子上学要走几里、十几里山路,家里如果有一个人患病、致残,全家人便陷入无法度日的困境……”扶贫队员在日记中写到。

2015年云南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举全省之力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意见》,根据省扶贫开发联席会议办公室安排,中国铜业定点挂钩帮扶点之一就是文山州西畴县法斗乡。为完成扶贫攻坚任务,中国铜业向西畴县先后共派出18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除一人担任西畴县县委常委、副县长(挂职)、西畴县驻村扶贫工作队副总队长外,其余17名工作队员全部进驻贫困村,担任村第一书记,奋战在扶贫攻坚第一线。

驻村扶贫工作队员除了完成定点帮扶西畴县法斗乡的帮扶项目外,日常要对172户定点挂钩帮扶的贫困户进行动态管理,配合村“两委”完成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参与行政村的换届选举,与村委会一道走村入户为贫困村制定脱贫发展规划,为贫困户寻找脱贫思路,监督乡镇和“两委”管好、用好各类扶贫资金,协调解决各种矛盾纠纷,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基层干部依法办事。

截至2015年底,全县还有贫困乡镇3个,贫困行政村23个,建档立卡贫困户5662户20879人,脱贫任务异常艰巨。应西畴县委、政府请求,中国铜业向西畴县派一名分管工业的挂职副县长,王琳同志成为组织推荐人选。早在2001年,王琳就任昆明重工副总裁,培养出了赫赫有名的“车刀大王”耿家盛。无论是在企业担任主要领导培养“大国工匠”,还是到贫困县挂职副县长主抓扶贫攻坚,他的秘诀就是 “认真”二字。自从进入西畴的第一天起,他就把心带到了西畴、放在了西畴,把自己当西畴人,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位扶贫干部的决心、勇气、责任和担当,身入西畴、心入西畴、融入西畴。

王琳到西畴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带领扶贫队进行深入细致地调研。西畴县情可以用“老、少、山、穷、战”5个字来概括。“老”即革命老区;“少”即人多耕地少;“山”即山大石头多,石漠化程度深;“穷”即财困民穷,2015年财政自给率仅为8.6%;“战”即受战争影响,从上个世纪50年代的援越抗法,60年代的援越抗美,7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对越自卫还击战,西畴一直是屯兵积粮的战略重地。1992年中越关系实现正常化后,西畴县才从“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在了解了县情后,王琳与西畴县委县政府反复沟通,制定了修路、靓村、扶智、产业四步走的精准扶贫战略规划,牵头进行项目规划,积极协调1800万元资金到位,着力推进中国铜业在帮扶点的项目落实。

为了做好西畴县工业发展工作,王琳通过各种渠道寻找投资信息,牵头与中石化、重庆四合燃气公司签订天然气建设项目协议,两家公司计划在西畴县投资2.2亿元。组织相关单位、部门与奥斯迪企业进行洽谈,对奥斯迪企业在西畴投资建厂事宜进行深入磋商。牵头起草并组织签订了《“三岛柴胡”种植战略合作协议》《农产品购销协议》《云南冶金集团助学奖学金设立协议》《大学生学习资助协议》四个协议,制定了《法斗乡新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产业发展入股信用社实施方案》《肉牛养殖实施方案》《古树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等多个方案。

用心 用情 从“根”扶起

“脱贫攻坚不能光做会做的题、只扶好扶的贫,要迎难而上,抓住关键。”中国铜业在扶贫攻坚中,把党建作为“红色引擎”,强化顶层推动,制定“双联系——共建双推进”实施方案,深入开展“机关联系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联系贫困群众,机关党支部与贫困村党支部结对共建,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双推进”活动。按照“一对一”的形式结对共建,中国铜业机关党委8个支部与8个村委会签订共建协议,形成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共建模式。按照“共建一个功能适用的活动阵地”的帮扶内容,资助108万元,在法斗乡3个贫困村党支部建设村党支部活动场所,将活动场所建成党员学习、为民服务、村民议事、群众娱乐相结合的综合场所,为村民脱贫致富提供日常活动阵地。

中国铜业 86名副处级以上干部实行挂点、包村、帮户对接。公司领导亲自研究部署,挂帅推动落实,分批次到西畴县斗法乡走村入户、深入联系点,认真分析贫困村和贫困户致贫原因,找准“贫根”,摸准“贫源”,打造促农增收的“造血池”,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扶贫工作逐步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

入股分红稳收入,农民变股民。中国铜业为帮扶的172户贫困户每户均出2万元,入股到西畴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和法斗乡石鹅村生猪代养点,每户每年可获得10%左右股息分红。扶贫车间,助力家门口就业。中国铜业根据法斗乡坪寨地区现有的大树茶资源优势,支持法斗乡建厂,进行大树茶深加工,并为法斗乡9个村每村投入20万元,探索建设“氧化铝包装袋加工”扶贫车间,加工制作包装袋定点供应云南文山铝业公司。首个扶贫车间于2019年1月在法斗乡新箐村开始运行,解决了70名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业,每月可获得3000元左右收入。爱心超市,积分奖励。投入了90万元在法斗乡9个村建设了“爱心超市”,制定积分兑换标准、管理办法、兑换流程、信息登记台账等,由村务监督委员全程监管,贫困户通过参加“村容村貌、户容户貌”整治、公益劳动、学习知晓脱贫政策、发展脱贫产业等方式获得积分奖励,兑换相应日用品。改善基础设施。捐赠1100万元修建西畴县城至董马乡政府30公里二级路,打通了董马乡经济命脉,带动了整乡经济发展,途经46个村民小组,覆盖6万余名群众;投入130万元对法斗乡15.58公里道路进行硬化,投入72万元支持美丽乡村建设,惠及群众500多户近2500人;投入70万元对建档立卡户开展安居房建设,挂钩帮扶贫困户基本实现有安全稳固住房。

为帮助贫困户彻底脱贫,中国铜业把扶贫重点放在了教育扶贫上,开办扶贫攻坚“西畴班”,定点招录西畴籍学生55名,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37名,毕业后直接安置到所属企业就业,从就学到就业”全覆盖帮扶,实现“就业一人、全家脱贫”。“西畴班”学生学费均从扶贫资金中支出,每月为西畴班建档立卡户学生提供400元的生活费补助,每人每年发放8000元补助资金,三年来资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在读大学生共10余万元。2018年西畴班开班以来,共投入帮扶资金26.4万元,以“企业用工+贫困户就业”精准扶贫模式,优先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人员就业,截止2018年末,共为160余名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每人月收入约3000元。同时,中国铜业还设立了“扶贫攻坚”助学奖学金和优秀教师奖,奖励成绩优秀的学生和业绩突出的教师,共开展了三期,发放奖励资金20.96万元。中国铜业共青团持续开展“精准扶贫青春有约”共青团系列爱心扶贫活动,邀请知名心理专家、青年致富带头人开展爱心支教活动,向法斗乡捐赠适龄儿童衣物1500余件、文具书籍200余种,捐赠文体器材近10万元。

“这项工作给我带来了意义感和价值感”

“入户调查中,才发现这里的老乡不容易”。雷昌磊,一个16岁的彝族小伙子,家里4人。2013年父亲突然去世,失去了顶梁柱,家里生活一落千丈。母亲因悲痛过度患上了精神疾病,2014年7月的一天走失,下落不明,就在这时,84岁的奶奶又患上了皮肤病,常年瘙痒,即使在寒冬腊月衣服也不敢沾身。为了支撑家庭生活,照顾年迈的奶奶和让上小学五年级的妹妹完成学业,当时年仅15岁的雷昌磊辍学回家了,在舅舅和大伯的帮助下艰难维持着这个摇摇欲坠的家。然而,不幸再次发生,舅舅不久后又因发生车祸丧失了劳动力,再也没有能力资助雷昌磊,大伯又于2015年末去世……从此雷昌磊一家吃了上顿没下顿。

了解情况后,扶贫队员心情非常沉重,“那一刻,我彻底明白了我们参与脱贫攻坚的意义,明白了我们工作的价值所在”。作为扶贫队长的王琳当场就下定了“帮!一定要帮!”的决心。想到公司具有的优势资源,“唯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彻底改变家庭的命运,”他立即联系了云南冶金高级技工学校,说明相关情况。经学校研究,对雷昌磊破格录取,不但为他免除了每年5000元的学费、书费、学杂费和住宿费,还给予每年2000元的生活补助。为解决男孩儿的后顾之忧,王琳敦促蚌谷乡党委政府妥善处理好男孩儿奶奶和妹妹的日常生活问题,并从扶贫工作经费中给予男孩儿5000元的补助,勉励男孩安心上学,学本领,学技术,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每一次尽心的帮扶,改变的或许是一个人的命运,或许是一个家庭的疾苦,或是一个村组的民生。改变,正在发生。

法斗乡,一个深度贫困村。在扶贫队进驻前,举目没有一栋像样的房子。2年后,一栋栋红砖房拔地而起,傍晚,炊烟袅袅升起,一切美好、安详。扶贫队员来到了吴志能家,一家人正在建新房。聊起来,他们全家的梦想就是有一处遮风避雨的房子,“现在马上就要实现了,这么漂亮!”“建房大概花费了15万,我们最初的启动资金还是中国铜业支持的2万元呢!”说到这里,68岁的吴志能脸上写满感激,谁会知道,两年前他们家住的还是危房。“真是要感激扶贫好政策,感激社会各界的帮助,我一辈子都没有想到能住这样的好房子”,吴志能老人眼里泛起泪花。在西畴,中国铜业的扶贫项目之一就是“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项目,改造村里道路、为乡村安装路灯、改建房屋等。为让乡村更美,老乡早日过更好的生活,扶贫队员每天盯进度、盯落实,在乡村的点滴变化中找到工作的意义、奋斗的价值。

通过努力,西畴县法斗乡从贫瘠落后的小山村变为公路网络完善、村容村貌整洁、群众生活有保障的“美丽幸福乡村”。挂钩帮扶的建档立卡户已基本实现“两不愁三保障”。2019年初,西畴县已通过省级检查验收,达到脱贫标准,成功退出贫困序列,实现脱贫摘帽。在2016年-2018年定点扶贫工作考核中,中国铜业连续三年获得最好档次,并荣获2018年度西畴县“扶贫先进单位”。

是的,当扶贫队员走进大山,看到斜立在山坡上那行将倒塌的破草屋,看到无力起床为自己倒一碗水的老人,看到一个个无依无靠却依然渴望知识的孩子,便懂得了“人民”和“造福人民”的含义,懂得了“同胞”二字的分量……

是的,只有俯身亲吻大地,大地才会回赠你广阔的胸怀和世界;只有把心贴近了群众,你的呼吸才会平和、温柔,富有节奏与魅力。

当不求回报地付出,体验过崇高和无私时,你才会获得经历过洗礼的心魂,那种神圣和安宁,无与伦比……

责任编辑:付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