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谁?是眼睛、是卫士、是法官

——“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金川集团铜业公司研发中心中控分析一班的故事

2019年05月30日 10:10 779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内方外圆、标有金属元素符号的两个标识静静地停留在金川集团铜业公司研发中心(以下简称研发中心)玻璃大门的左右,像注视者,记忆着这里的点滴;也好似讲述者,诉说着这里的人和事。
这里也是甘肃省贵金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所在地。内方,是这里的人对待科研的初心,科学求实、一丝不苟;外圆,是他们面对外界,面对新发展、新技术,融达、开放的态度和胸怀。
这扇门后有一个伴随着金川贵金属生产线建立而诞生的班组,80%以上是女职工。几十年里,无论隶属关系、组织名称怎么变化,她们都兢兢业业做着贵金属等原料、中间物料、产品的分析检测和科研攻关,始终是金川品牌的忠诚卫士。前不久,这个班组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称号。
她们是这内方外圆的美丽注脚,是这栋楼里的人美丽的缩影。
练就“慧眼”“假身份证”无处遁形
    走进这扇门,走道两边悬挂着甘肃省贵金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展板,介绍着这里的初衷、优势和成果。核心技术一栏里“复杂贵金属冶金物料多元素快速分析技术”赫然在列。
这,便是中控分析一班的骄傲。
为什么一项分析技术能成为一个致力于促进贵金属产业技术创新,为甘肃省贵金属生产与科研搭建“桥梁”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实力标志之一呢?
“相互依存。”研发中心周文茜用一个比喻做了解释:“分析是生产和科研的眼睛,发挥着向导作用,没有分析数据支撑的生产和研发都是盲目的。”
这也正是甘肃省贵金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2014年成立时便把中控分析纳入其中,将复杂贵金属原料处理分析检测列为主要业务的缘由。
原因之二,来自贵金属分析领域本身。
贵金属分析是一个缩小版的贵金属冶炼工艺,分析物料常常以几克,甚至零点几克计重,可以说微乎其微。要保证在长流程“冶炼”中,分离、提取出更加微乎其微的各种金属,要求近乎苛刻,难度极大。所以,它也常因复杂,被人以神秘形容。
可要揭开它的面纱,却没这般文艺的味道。
干净、笔挺的白大褂,形态各异、精美剔透的器皿,高大上的化验设备,整洁的工作空间……印象中分析化验室就应是眼前这番景象。
高级技师马艳红笑言,10年前她们工作的样子像极了海产、肉类市场的老板。挂着黑色的长围裙,套着深色的套袖,戴着厚厚的口罩和好几层手套。即便如此,也挡不住有机物使用带来的油黑迹,藏在围裙背后的白大褂也难抵腐蚀,尽是接触酸气后留下的小洞。
60年代建立起贵金属分析到2010年,金川一直沿用经典的化学分析法。经典,因为经30多年验证,准确性、可靠性毋庸置疑。但缺陷亦十分突出。高级技师段慧萍称,无法同时判定多元素,操作全靠人工,尤其萃取环节劳动强度大,一个化验样至少要三四个熟练工3天时间完成,流程长、效率低。有毒有害试剂的大量使用也无法避免,作业环境差。随着大量外购镍、铜原料进入金川的生产流程,生产组织和过程控制难度增大,生产对分析的依赖性日益增强。而另一端,传统化学法指导下的分析,结果滞后,难以满足需求。为解决难题,集团公司引进先进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不仅速度快,还能分析上百种元素,公司的需要全覆盖。可这高精尖偏是“直心肠”,分析性能、分析特点固定,想让他精准工作,每一种物料都必须符合“他”的“气场”。
新设备分析依靠化学谱线判定,这好比每个元素都拥有身份证,独一无二。可很多元素谱线相近,会在一定区间内叠加,形成假象,给分析造成干扰,这时得到的数据就是“假”的。甄别就在几纳米间。所以,物料前期处理至关重要。公司需要化验的日常物料多达200余种,加之每一环节分析方式都独立、不同,要坐稳这列快车,除耐着性子一个物料一个物料试验、摸索,磨合到符合条件为止,别无它法。那以后,中控分析一班一边坚持化学法保证生产,一边比对两种结果,优化整合方法,对设备进行技术开发,任务十分繁重。更让人遗憾的是虽屡战却也屡败。
执着的她们没有松懈,三年多的时间、1000多个日子,不停查资料、跑现场,反复试验、验证,成功拓宽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技术应用领域,建立了复杂贵金属冶金物料中多元素快速测定方法,能精准剥离“假身份”信息,同时分析多种元素,效率提高3倍多,作业环境得到大幅改善,在同行业有极强推广价值。
段慧萍说,这是一次质的飞跃。
从零开始 也会当好“法官”
分析工作看似循规蹈矩,却时刻可能面临新难题、新挑战。
“那时正赶上我们这栋楼整体装修,粉尘很大,虽然预留了两间实验室,但我们还是怕对实验造成影响,每次操作都用这个层层遮挡,还是挺艰苦的。”中控分析一班高级技师吴建华回忆一次新分析技术开发时,笑着拿起化验桌上的滤纸比划。
这次开发的是碲精炼工艺系统配套分析方法。它发轫于集团公司重点项目--铜阳极泥稀贵金属综合回收。
随着集团公司铜产量提升,铜阳极泥量增加,为配套铜电解阴极铜产能,同时壮大贵金属产业发展,2014年集团公司决定在贵金属系统对已有银硒生产线进行新建和改扩建,提取金、银并回收硒、碲。
碲与金、银、硒不同,在过去的生产中它并未进入产品序列,只作尾料堆存,既占用资金,也占用空间。新建项目配套设计碲精炼工序。碲顺利生产、达产的前提之一是建立完善的分析方法。研发中心曹杰义将其喻为“铺路”。
路为何?首先,通过分析,对物料的赋存状态做宏观把控,指明哪些物料中碲含量高、哪些低,是否具备回收价值;其次,清晰掌握提取过程是否充分、完全。最后,在路尾做“法官”,严格以分析数据为准绳,做质量判定。
于中控分析一班,这是一次从零开始的挑战。因为,尽管碲并不陌生,但化验分析她们从未涉足,缺乏相应技术储备。而且,可借鉴的经验少之又少。中间过程控制物料更是因原料不同、工艺不同,千差万别,分析常是“一元素一方法、一物料一方法、一样品一仪器”的高度分散状态。
“会沮丧吗?”面对这样的问题,项目主创、中控分析一班班长刘同银回答:“工作难度越大,挑战性越强,工作热情和兴奋点反而会越高。”这个班组的精神如此--以困难为阶梯,不惧怕、不退缩,一路登攀。
从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到明确思路、制定技术方案,再到攻关,她们用一年多时间,进行碲工艺物料全范围分析技术开发与研究,突破多项技术难题,建立了与生产相适应的整套分析方法,填补了集团公司碲工艺物料分析技术的空白,有效保证了碲精炼新工艺如期投产和正常生产需求。
同时,这套方法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效率高,准确可靠、经济环保,兼具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贵金属冶炼分厂的一名技术人员评价:“这为达产达标做出了很大贡献。”
更为重要的是,碲精炼工序的完善,促使金川在铜阳极泥综合回收处理技术领域占据国际先进地位,并获得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其中,亦有碲精炼工艺系统配套分析方法建立的功劳。
传承创新 做企业利益的忠诚卫士
   “生逢其时。”贵金属冶炼分厂厂长张燕曾如此表达自己作为金川一名科技工作者的感谢和期待。
在她看来,“时”是老一辈金川科技工作者留下的好传统、打下的好基础,要传承;是科技工作者在金川发展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机遇,要奋起直追。
铂族金属二次资源已成为铂族贵金属的重要原料来源。同时,二次原料中铂族金属再生利用率高、回收成本低,经济价值较高,在世界铂族金属供给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金川在产业转型升级“四大”主攻方向中明确提出“调整资源结构”。其中,二次资源利用形成体系。
二次资源五花八门,贵金属含量差异极大。研发中心王皓介绍,二次资源原料里含有1-10000g/t不等品位贵金属,分析测定有偏差会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
为此,研发中心开展二次资源取制样、检测分析技术研究,建立了西北地区第一套完整的贵金属二次资源采制样系统。
在此基础上,中控分析一班紧紧围绕中心承担的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二次资源中贵金属资源清洁再生关键技术及示范”项目,深入分析物料配比、各环节操作参数,确定了行业认可度高、技术先进的检测方法,能以及时精准的分析数据为降低风险、切实提高贵金属资源保障能力,开展二次资源清洁高效回收提供有力支撑。
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在中控分析一班,你常能听到这样的介绍。修订标准虽不直接创造经济效益,却是企业技术实力、行业话语权的一种体现,也是维护利益的重要方式。拥有标准可避免企业纠缠于质量仲裁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截至目前,中控分析一班参与修制定国际标准1项,国家、行业标准10余项,有效带动了行业分析水平的提升。
技术的发展和沉淀为中控分析一班守护企业利益带来了新的注解--创收。
近年来,中控分析一班在贵金属分厂对外承担的酸水提铼、金宝山铂钯浮选精矿富集提取贵金属等技术服务项目中,针对新原料、新工艺、新材料,与项目组同步攻关,开发分析方法,配套开展输出技术,实现了班组在技术对外推广中零的突破,扩大了甘肃省贵金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国内的知名度。

责任编辑:dl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