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部署重点区域露天矿山生态修复
2019年05月17日 13:25 7502次浏览 来源: 自然资源部网站 分类: 重点新闻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国务院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任务,5月15日,自然资源部在湖南省岳阳市召开现场会议,部署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周边及汾渭平原地区等重点区域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作。自然资源部副部长赵龙、湖南省副省长陈文浩出席会议并讲话。
自然资源部要求,各地要从讲政治和落实国家战略决策角度出发,充分认识在重点区域开展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决心和信心,确保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两岸各10公里范围内、京津冀周边及汾渭平原重点地区废弃露天矿山综合治理任务。要认真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并落实到工作中去。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普遍联系、相互依存,生态修复核心就是要使生态系统恢复自我运行。开展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必须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必须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必须坚持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破解面临的矛盾和难题;必须把握机遇,主动作为。
自然资源部要求,各地要强化措施,协同配合,突出重点,因地制宜,严把质量关,严防廉政风险,切实保障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成效。在矿山综合治理中,对图斑集中区可划成较大的修复区块,便于节约经费、系统治理;可自然恢复的区域以自然恢复为主,可以有适当保护措施,如消除安全隐患、设置警示标志及围栏等。
自然资源部强调,要根据矿山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矿一策”确定主要修复任务。首先,要解决采矿造成的地质灾害隐患以保证安全。其次,恢复土地、林草植被和解决水土污染,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使生态系统达到自我运行的标准,体现生物多样性,严禁以建设矿山公园为名大搞“盆景”建设。同时,鼓励各地在政策上作积极探索,以政策引导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新模式。自然资源部将利用卫星遥感手段,每半年对进展情况进行监测,同时不定期组织现场抽查。
自然资源部有关司局,长江经济带11省(市)、京津冀周边及汾渭平原地区5省(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并现场考察了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原君山华龙码头生态修复情况和华容县宏祥采石场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情况。
责任编辑:郭沛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