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铜填补特大口径超高分子聚乙烯管国内技术空白

2019年04月18日 9:55 589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铜资讯   作者:

近日,经过技术人员3个多月的技术攻关,近乎严苛的反复实践验证,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德铜特大口径超高分子聚乙烯管新生产线研发成功,新工艺不仅填补了国内该项技术的应用空白,更开创了行业领域的先河。

“现在我们使用的这种‘快速硬顶挤出法’,生产效率是国内同行业‘硬顶挤出成型’生产方法的3到4倍,生产方式在国内更是首屈一指。”在江铜(德兴)实业公司玻璃钢厂PE生产车间,副厂长王武彬正带领员工抓紧时间对直径1米以上特大口径超高分子聚乙烯管进行生产,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王武彬所说的“快速硬顶挤出法”,正是江铜(德兴)实业公司最新开发出的1米以上特大口径超高分子聚乙烯管生产工艺。今年以来,实业公司瞄准江铜集团“三年创新倍增”发展战略,结合矿山生产实际,进一步拓宽发展思路,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加强与科研院校、机构沟通合作,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通过在原有的超高分子聚乙烯管生产线的基础上,不断在设备改造、生产工艺等多个方面积极开展技术攻关改进,最终研发出特大口径超高分子聚乙烯管生产线并投产运行,有效解决了超大口径成型难与生产速率不相匹配的行业难题,实现了35米/天的高速生产。

“35米/天是什么概念?目前,国内现有的最快生产速度也不过每天8米~10米。”玻璃钢厂厂长刘振国介绍,新工艺融合国内行业先进的“熔融挤出法”和“硬顶挤出法”技术特点,实现了特大口径超高分子聚乙烯管出口成型速率与设定高生产速率的最佳匹配,而且同类产品在国内没有现成厂家能够生产。

“然而,模具刚做出来时,试机就出现没法定型问题,之后甚至还出现了3次模具爆裂。”新产品的开发路上并非一帆风顺。在试生产阶段,由于模口温度及模口外径出现误差,生产出的特大口径超高分子管始终存在管壁厚度不均、平均直径不达标的现象,不仅造成了生产成本浪费,产品质量也大打折扣。

增加出口温控设备精准控制模具温度,加装压力感应器对模内压力进行实时监测……为了解决问题,刘振国带领技术人员对模具进行全程跟踪,不断优化改进。与此同时,该公司还总结以往快速熔融挤出成型生产技术经验,会同上海化工研究院,对特大口径超高分子聚乙烯管生产方式进行了重新研究设计,不断提高生产效率。通过一系列优化改进措施,最终特大口径超高分子聚乙烯管新生产线研发成功。

“新研发的产品耐酸碱、耐磨、耐冲击、不易结钙,在矿山的应用前景非常好。”特大口径超高分子聚乙烯管生产线的投产,无疑为实业公司玻璃钢厂的发展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截至目前,实业公司玻璃钢厂已完成五号尾矿库项目所需特大口径超高分子管近1600米。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不断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上取得新突破,为公司‘三年创新倍增’添砖加瓦。”如今,看着自己参与开发的新产品一批批被投入使用到矿山“超级工程”——五号尾矿库建设当中,刘振国心里充满了自豪,但更多的是激励。

责任编辑:付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