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宁夏冶金生产增速快 四个主要问题待解决

2004年10月26日 15:13 75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行业动态]宁夏冶金生产增速快 四个主要问题待解决 记者日前从自治区经贸委获悉,今年以来,在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强劲增长的带动下,宁夏冶金行业生产快速增长,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冶金产品产销两旺,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大好局面。自治区经贸委预计,2004年下半年,宁夏冶金产品产量、价格将比上半年有所下降。    第一,生产快速增长,增幅逐月回落。1到6月份,全区冶金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3.9亿元,同比增长22.4%。主要产品产量均保持高增长。焦炭生产了39.8万吨,同比增长115.1%;铁合金生产了26.2万吨,同比增长37.4%;钽77613公斤,同比增长39.9%;铌18566公斤, 同比增长16.4%;生铁、金属镁、钢材等冶金产品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也有较大幅度增长。不过,全行业在保持20%以上增幅的同时,呈逐月回落态势。其中,铁合金产量表现尤为明显,增幅则逐月下降趋势。   第二,产销衔接较好,出口大幅增长。上半年,全行业实现销售产值53.3亿元,同比增长61,71%。冶金产品仍然是宁夏出口创汇的主导产品,实现出口交货值8.2亿元,同比增长49.1%,占全区出口交货值总量的56.1%,其中宁夏东方有色金属集团出口2591万美元、青铜峡铝业集团出口2163万美元、惠冶镁业出口2141万美元,都成为了宁夏出口创汇大户;电解铝、硅铁、碳化硅、金属镁、钽铌及其制品是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其中出口增幅较大的产品有金属镁(132.22%),硅铁(115.65%),钽制品(52.25%)。   第三,运行质量提高,利润增幅较大。上半年,在市场有效需求的带动下,冶金产品产量增加较多,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企业盈利能力增强。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1.48亿元, 同比增长140.62%;经前5个月大幅增长后渐趋平缓,有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原材料价格也随之上涨,氧化铝、铁精粉、废钢、炼焦煤等主要原料价格涨幅较大,加之国家对对电解铝、铁合金和焦炭行业进行清理整顿,宏观形势趋紧,对企业生产经营、项目建设和持续盈利带来不利影响。 另一方面,宁夏冶金行业生产在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还存在四个主要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品结构不合理。宁夏冶金高耗能产品仍属于初级资源型产品,虽然铁合金、电解铝、碳化硅、金属镁行业在国内国际市场占有一定份额,企业建立了技术中心,但创新开发能力弱,研发水平低,尤其在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方面还存在着差距,技术升级和产品换代缓慢。   第二,生产要素供给紧张,生产成本增加。企业普遍反映资金紧张,尤其是技改资金筹集困难,停电限电时有发生,铁路运输困难,车皮紧张,产品发运有一定困难,原材料价格上涨,电价涨幅较大,使产品成本大幅度增加。   第三,环境污染问题突出,污染治理困难。当前高耗能产业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环境污染严重,尤其是铁合金行业。宁夏部分铁合金企业虽然进行了治理,但近两年来,由于市场需求的拉动,一批新的矿热炉建成投产,生产能力增加,环保治理设施未同步进行,造成了新的污染源,因此,环保治理工作仍然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第四,辅业剥离困难较多,企业负担重。恒力集团、东方有色金属集团等企业仍承担部分社会性职能,如企业办中小学校、医院等,负担依然很重。 为此,自治区经贸委准备采取四项措施,促使宁夏冶金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一,确保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建成投产。青铜峡铝业集团环保节能项目、宁夏恒力集团冶轧系统改造项目要力争建成投产并产生效益;部分金属镁项目建成投产,增加金属镁及镁合金产量。   第二,继续扩大冶金产品出口。在上半年出口创汇大幅增长的基础上,开拓国际市场,使行业外贸出口额继续保持增长。   第三,搞好清理整顿工作。根据国家关于铁合金行业、焦炭行业清理整顿工作的要求和宁夏实际情况,继续做好清理整顿工作,引导全区冶金工业健康稳定发展。   第四,做好节能降耗工作。加快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步伐,调整产品结构,加大节能降耗工作力度,严格控制能源和物料消耗,在高耗能工业中继续推广国内外节能降耗的先进技术;继续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污染治理工作,加大力度治理铁合金烟尘污染问题,搞好环境保护工作;做好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技术和产品工作,坚决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