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铜陵有色铜冠矿建公司非洲项目

2018年11月02日 13:31 818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建设工程   作者:

从赞比亚的基特维前往钦科拉方向二十几公里的地方,是一片广袤的平原,平原之上,被誉为非洲第一座数字化矿山的谦比西铜矿东南矿体项目,有如一枚嵌入大地的徽章,闪耀着设计和智慧的光芒,横亘在笔者面前。
在离项目现场不足一公里处,有一座四方的院子,院中高高挂起的中非旗帜迎风飘扬,一排排小叶榄仁亭亭如盖,生活区、办公区的平房,与两侧如茵的草坪遥相呼应,篮球场、食堂、以及院内的小路上,时常有来来往往的当地人一脸微笑的上前:“Morning!”“How are you!”
跨洋出海,远征12年,铜冠矿建公司通过属地化管理,真正地融入了非洲,走进了当地人民的心里,而这一切的背后,自有一本不为人知的“辛苦账”:如何融入当地?如何与所在国政府、人民沟通?如何克服语言障碍、管理外籍员工?这些,都是他们曾经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用工本土化
笔者从卢本巴西去往刚果(金)金森达项目营地时,驾驶汽车的是一位在项目部工作多年的当地职工,名叫芭比。他说,自己在金森达项目部工作后,靠着这份工资,买了两辆车,现在已经租出去。
在金森达项目部和谦比西项目部,有700多名像芭比这样的当地员工,数量几乎是中方员工的5倍。他们分布在项目部的各个岗位上,在为项目建设作贡献的同时,自己的生活也在发生着改变。
依农卡原本是刚果(金)金森达村的一个无业村民,他没有技能,没有收入,金森达项目部通过人事官招聘,安排他驾驶装载机。2017年开始,项目部还委托依农卡为下井的赞方员工做午饭,增加了他的收入。
“他做得不错。”金森达项目经理左和说,2016年,刚果(金)金森达项目部评选了8名优秀员工,每人奖励一辆自行车,依农卡便是其中之一。2017年,他还自己购置了汽车。
刚果(金)金森达村的酋长克利斯朵夫表示,铜冠矿建公司提供了很多岗位,在村里招聘了很多员工,希望能与矿建公司继续合作下去。
“当地人被雇佣后,就会和中国同事携手并肩,项目部教会赞方员工一些技能,很多人从一般工人成长为技术工人,有些赞方员工能熟练操作设备,被提拔任用。”谦比西项目部的人事官考林斯说道。
对于当地员工,项目部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通过技术培训、导师带徒、现场指导等多种方式,在提升他们技能的同时,也促使着文化的融合。
8月20日,在谦比西东南矿体项目部机运工区,维修工乔瑟夫看到铜冠矿建公司党委书记阮成兴,主动上前以流利的中文打招呼:“您好,我的中文名字叫大傻,我在铜冠工作8年了。”
这个名为大傻的当地人,其实是一位聪明、上进的赞方工人,不仅在工作上有着出色的表现,还学会了一些中文。当天,乔瑟夫对着镜头说:“铜冠教会了我维修技能,让我了解了水泵、卷扬机。我和中国人是好朋友。”
大量使用本地员工,既能促进当地的就业,提高当地居民生活质量,也能减少项目成本,提升企业效益。该公司负责人表示,这是合作共赢、一举多得的事。
激励与培养
8月21日,在谦比西东南矿体员工卡班巴的家中,卡爸爸向大家展示了他们的冰箱,里面堆放着各种食物。卡爸爸说,这个冰箱是2015年铜冠对优秀员工的奖励。
卡班巴是一个在铜冠矿建公司工作了7年8个月的老职工,他从一名普通职工,逐渐成长为班组长、首席带班区长,并在此期间取得了爆破证,被评为首席员工。
“激励与培养,这是我们针对当地员工出台的一项措施。”谦比西项目部支部书记姚玲表示,在赞比亚,享乐主义思想盛行。每月项目部发完工资,当地员工则会有几天不见人影,这对于生产的连续性极为不利。
针对这一问题,铜冠矿建公司采取了激励措施,设立了满勤奖。对于每个月能出勤达到24天或者25天的,发放满勤奖。对于工作中表现较好,或者技能提升较快的员工,则进行晋升。
在金森达项目部和谦比西项目部,该公司设置了安全官和人事官。安全官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人事官既帮助项目部招聘当地员工,也负责根据当地劳动法来监督公司。
“让安全官、人事官与他们沟通,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刚果(金)金森达项目部支部书记蒋国栋说,中非在文化、风俗、语言等方面存在着天然的阻隔,在对当地员工的管理上,其实也无法做到真正的“一视同仁”。铜冠矿建公司采取了属地化管理方式,以当地人管理当地人,有效避免了一些在文化、习俗方面的冲突。
该公司还注重培养当地员工的忠诚度、荣誉感,以及归属感。除了安全官和人事官,在谦比西项目部培养提拔了5名首席副区长, 15个跟班区长,并下设70多个班组长,为当地员工铺好了晋升通道。
“项目部也向当地员工灌输中国人的思想理念。”谦比西项目经理张弛说,中方员工身体力行,向他们展示中国人的艰苦奋斗、勤劳简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员工。
12年的上下求索,铜冠矿建公司形成了一套针对当地员工的管理手册,从招聘、录用、处理到退出,都有着详细的规章制度。姚玲说,谦比西项目部充分发挥赞方员工守规矩、重程序的优点,配合管理制度加以引导和培养,如今他们积极性很高。
关怀与尊重
“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在非洲的12年,铜冠矿建公司与当地政府、人民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在刚果(金),当地人在日常交流中多使用当地语言,即斯瓦西里语。中方员工与其交流困难,便主动学习,尤其是大学生们,在做好自己专业之余,还兼任着翻译一职。如今他们配合法语、英语,以及肢体语言,已经能够与当地员工自如交流。
在赞比亚,谦比西项目部将赞比亚的采矿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翻译并印制成小册子,发到职工手中,让员工自学,并不定期邀请赞比亚政府部门相关人员到项目部讲座,通过这些法律法规的学习,加深中方员工尤其是管理人员对赞相关法律规定的熟悉度,规范管理中的各项工作程序。
“一般赞比亚人民觉得中方公司并没有很好的遵守当地劳动法。但当政府部门的人来了以后,发现铜冠矿建公司做得非常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如今,铜冠矿建公司在工人和政府方面都得到了良好的口碑,我希望这种状态能一直持续下去。”谦比西项目部的人事官考林斯说道。
驻扎非洲12年,铜冠矿建公司的属地化管理体系不断趋向成熟。对于家中出现升学、生病等大事的职工,项目部会及时送上温暖;每逢春节,邀请赞方员工同庆;平日里,和他们开展篮球友谊赛……
赞比亚国家矿工和工人联合工会主席詹姆斯·羌萨在采访中表示,中国人在非洲做了非常多的建设项目,作为工会组织,我非常期望与中国人良好合作,提升我们赞比亚的经济发展速度,而到目前为止,这一切非常令人满意。
身为安徽省矿建行业里最早走出去的企业,铜冠矿建公司一路“摸着石头过河”,于艰难曲折中,以“合作共赢”的模式探索出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径,而从“走出去”到“融进去”,这条道路正在变得越来越宽广。

责任编辑:陈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