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理工大学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召开学术委员会一届三次会议

2018年08月29日 9:27 737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铜资讯

2018年8月8日,兰州理工大学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在逸夫科技馆组织召开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兰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夏天东作为学术委员会委员和其他12位委员参加会议。学校校长芮执元出席会议并致辞。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卢柯院士和学校副校长俞树荣共同主持会议,

芮执元在致辞中表示,2013年重点实验室获批命名时,卢柯院士就给予了大力帮助和指导。这些年来,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对重点实验室建设全方位指导,实验室的研究方向进一步凝练,形成了区域特色,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科技部和甘肃省科技厅对重点实验室的建设高度重视,在硬件建设方面给予了很多的支持。学校在人才队伍、硬件设施方面也加大投入,新建了科研大楼和四个学科方向平台。重点实验室在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申报方面有所突破,取得了较大进展。他代表学校感谢卢柯院士、王华明院士和其他委员不辞辛劳参加此次会议,希望通过此次学术委员会会议,对重点实验室未来的发展和2020年评估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当天上午,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丁雨田围绕2020年评估工作,从研究水平与贡献、学术交流与合作、实验条件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运行与管理等方面,对重点实验室2017年至2018年的工作进展向学术委员会做了详细汇报。学术委员会专家认真听取了工作汇报,对重点实验室一年多来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会议指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估是非常残酷的,重点实验室面临很大的压力和挑战,必须高度重视,及早筹划准备。多位委员结合自己所在实验室2018年参加评估的经历,介绍了评估的基本流程,分享了评估的经验,并从特色研究成果的凝练、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卢柯院士强调,重点实验室一定要有足够的信心来迎接评估工作,通过评估推动实验室的发展。他说,单从评估来说,要从两个特色入手,一个是学科特色,一个是运行管理特色。学科特色一定具有创新性、变革性和引领性,重点实验室的学科特色在于有色金属再利用。运行管理特色是要为国家探索出适合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运行管理模式,重点实验室结合了地方经济需求和“一带一路”国家政策,要与中部和东部最好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联手开展工作,形成运行管理特色。卢柯强调,评估筹备工作要高度重视,全面部署,责任到人。

下午,重点实验室组织项目负责人对培育拟申报的重大项目进行了汇报。学术委员会专家针对项目背景、研究内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指导,对项目研究的科学问题进行了凝练。会议还对材料学院拟申报的学校红柳一流学科创新团队的申请材料进行了论证,专家根据团队结构的合理性、研究方向的创新性、经费预算的规范性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助力兰州理工大学材料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此次学术委员会的召开,为重点实验室2020年的评估筹备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重点实验室的下一步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参加此次学术委员会的还有学校副校长袁幼新以及科技处、重点实验室和材料学院相关领导和教师。

责任编辑: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