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集团:央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典范

2018年08月20日 16:34 1481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初秋的八月天高云淡,微风拂面。8月16~17日,由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中冶集团承办的“智行中国——走进中冶集团”融媒体调研宣传活动在京唐两地成功举办。

作为智行中国融媒体央企调研活动首站,此次调研活动主题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典范”,主要围绕中冶集团强化顶层设计,开辟“建设美好中冶”的正确发展道路;突出结构调整,在新旧动能追赶接力中进化蜕变;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在市场导向中通向创新驱动的内涵增长三大内容展开,全面展示中冶集团改革创新与打造冶金建设国家队成果,见证中冶集团走过的历史性跨越和变革之路。来自中国稀土协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相关研究院和智库机构的专家学者,《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有色金属报》等21家新闻媒体的记者参与调研。

8月16日上午,活动启动仪式暨中冶集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座谈会在北京中冶总部举行。座谈会上,智库专家与媒体记者听取了中冶集团改革创新与打造冶金建设国家队成果展示,并围绕中冶集团发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转型升级成功经验展开深入探讨与交流。

专家与媒体纷纷表示,中冶集团在改革-发展-改革的螺旋升级进程中,固本强身、转换动能、腾笼换鸟,破解发展难题、化解风险挑战,摆脱发展困境,经营业绩年年递增,考核业绩由D级跃升至A级,进入连续增长的快车道,当之无愧称之为央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型升级的典范。中冶集团强化顶层设计,打造冶金建设国家队助力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全面在“一带一路”上展现中国力量。同时锻造成为国家基本建设的主导力量和新兴产业的领跑者,一系列改革举措梯次铺展,夯实了发展根基。以科技创新为源动力,在核心技术的迭代升级中再造企业新优势,在系统能力提升中推进企业由要素驱动的粗放增长迈向创新驱动的内涵增长,使一个传统的冶金老企业实现了提质换挡。这些改革成效令人印象深刻、深受鼓舞,为其他行业企业、为国企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化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和借鉴。

QQ图片20180820164554

 智行中国专家媒体调研团参观中冶集团展厅。 

 

QQ图片20180820164811

中冶绿色装配式建筑产品发布会。

 

新兴产业领跑者 进军动力电池产业

8月16日下午,记者随“智行中国——走进中冶集团”融媒体调研团一行走进位于河北省曹妃甸地区的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参观国内规模最大的高镍三元前驱体研发及生产基地与全球规模最大的高纯氧化钪研发及生产基地。中冶新能源公司董事长宗绍兴主持召开中冶新材料项目专家媒体交流会。

中冶新能源是中冶集团联合国内两大锂电池生产制造商国轩高科、比亚迪,以及曹妃甸投资发展集团共同投资设立的,通过股东之间的产业链融合,发挥各自技术优势,打造“中国制造2025”技术水平先进、引导示范项目作用突出的典型代表。项目建设由中国恩菲实施EPC工程总承包,由赛迪咨询承担监理业务,由中冶沈勘按既定时间节点完成了工程地质勘察任务,由二十二冶和中冶天工承担了建筑施工和安装工程,发挥了中冶集团勘察、设计、施工及监理的全产业链优势,中咨公司承担了项目管理业务,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设速度创造了曹妃甸地区央企投资建设最快纪录,必将成为各级政府和企业参观学习的样板工程。

QQ图片20180820171717

正在建设中的高镍三元前驱体生产基地。

 

QQ图片20180820165401

 点亮“中冶钢构绿建房”(MCC STEEL HOUSE)注册商标启动球。 

 

打造全国最大高镍三元前驱体生产和研发基地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汽集团考察时强调,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新能源汽车不仅是产品技术的一次重大变革,也是产品、产业价值体系的重构,并将引发汽车产业链变化。宗绍兴介绍,为推动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冶集团积极响应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充分挖掘自身优势资源,推动优势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利用瑞木镍钴矿镍、钴、锰、钪的优质资源,依托长远锂科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造经验、中国恩菲在湿法冶金领域技术优势,打造以高镍三元前驱体为核心的新能源板块。中冶新材料项目将瑞木镍钴矿的氢氧化镍钴产品加工成高镍三元前驱体材料、提取高纯氧化钪产品,打通了从原料到前驱体、正极材料、电池组装、整车制造一条龙的产业链优势,实现全产业链融合。

2017年7月14日,工信部发布《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17年版)》,将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纳入新型能源材料重点目录,将高纯氧化钪纳入稀土功能材料重点目录。项目所生产的主要产品及副产品均属国家重点新材料。中冶新材料项目优势明显,入选了河北省重点项目以及工信部2018年第一批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导向计划及河北省重点项目,同时也是中冶集团20大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据记者了解,该项目分两期建设,总投资36.9亿元。一期占地面积475亩,建筑面积15.7万平方米。16组共80台合成釜生产线建成投产后达到年产4万吨锂离子电池高镍三元前驱体(NCM622)及相关不同型号产品的规模,2017年全国三元前驱体出货量15万吨,中冶新材料项目一期产量相当于2017年全国出货量的27%。二期产能扩建,占地面积129亩,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一、二期建成达产后将达到年产6万吨锂离子电池高镍三元前驱体(NCM811)及相关副产品的规模。

“公司联合国轩高科、比亚迪等股东单位,打通了从原料到前驱体、正极材料、电池组装、整车制造一条龙的产业链优势,实现全产业链融合,有助于及时反馈市场需求,向市场提供有效供给。”中冶新能源公司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高镍三元前驱体销售方面,公司将通过内部协同,将定制产品销售给长远锂科,加工后长远锂科将正极材料销售给宁德时代,打通了国内最大锂电池生产厂的销售渠道,国轩高科、比亚迪按照股比优先采购产品。通过内部协同和股东选择,中冶新材料项目锁定了国内前三大锂电池生产企业,覆盖了国内动力电池50%以上的市场份额。”

与传统工艺相比,该项目采用了40项专利技术,根据原料特性开发了定制式、短流程生产工艺,在基建投资和生产成本上有明显的优势。

 

QQ图片20180820165915

 中冶新材料项目专家媒体交流会

 

打造全球最大高纯度氧化钪生产和研发基地

宗绍兴向记者介绍,中冶瑞木红土镍矿中伴生钪金属,中国恩菲根据产品特点,历经4年自主研发出高效、经济的提钪工艺,突破了世界上红土镍矿钪资源回收的技术瓶颈,目前在钪资源回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能够为钪资源综合回收的工业化实施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并能够大幅度降低氧化钪的生产成本,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其技术的竞争优势。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公布的数据,2015~2017年全球钪的产销量约10~15吨。中冶新材料项目一期可生产20吨高纯氧化钪,一、二期合计生产40吨高纯氧化钪,是全球最大的高纯度氧化钪生产和研发基地。目前,氧化钪的价格约7000~8000元/公斤,已接近传统提钪工艺的生产成本,通过大批量、低成本稳定供应,消除钪系材料应用瓶颈,为钪系材料的研发和广泛应用提供材料支撑。

工业化建筑行业领跑者 装配式建筑一站式服务供应商

我国建筑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如何实现建筑的低碳环保、节能高效又安全持久?记者在中冶绿色装配式建筑产品发布会上找到了答案。8月17日上午,记者随融媒体调研团一行走进中国二十二冶集团,参加在唐山举行的中冶绿色装配式建筑产品发布会,见证了中国二十二冶集团院士工作站揭牌和“中冶钢构绿建房”(MCC STEEL HOUSE)注册商标启动。

中冶绿建装配式钢-混凝土结构体系产品、中冶绿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产品、中冶绿建装配式低能耗建筑三大中冶绿色装配式建筑产品在发布会上悉数亮相。中国中冶副总裁曲阳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冶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工程建设承包商之一,是最早进入装配式建筑领域的企业之一。中国二十二冶作为河北省首批“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也是中冶集团三个装配式技术研究院之一,十年磨一剑,形成了“装配式钢-混凝土结构体系”“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和“装配式低能耗建筑”三大产品系列,掌握了一整套装配式建筑核心技术工艺。

所谓装配式建筑,即采用预制结构,事先在工厂组装好模块,令盖房子犹如“搭积木”。“发展装配式建筑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推动化解过剩产能。”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冶建筑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岳清瑞指出。

中国工程院院士、结构工程专家聂建国介绍,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可以充分利用钢材和混凝土两种结构材料的优点,具有承载力高、刚度大、构件截面尺寸小、自重轻、抗震性能好、施工方便、适合装配化建造、综合效益好等优势。在高层建筑、大跨建筑和桥梁工程等领域,组合结构的应用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会清表示,中冶绿色装配式建筑以“十年磨一剑”的精雕细琢傲然出世,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发展理念,以中国二十二冶集团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钢结构制造中心、重型装备制造和精密锻造四大产业园区为依托,形成了以装配式钢-混凝土体系、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装配式低能耗建筑为代表的三类产品体系。具备房地产开发、规划设计、工业化设计、PC部品部件生产、咨询、钢结构部品部件制造、工业化管道设计、机械电气模块化施工、工程总承包一站式综合服务能力。这是中冶集团享誉业界的又一力作,将引领建筑业绿色变革新发展,点亮中国“智”造的宏伟航程。

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对中冶集团在建筑产业中的地位和未来的发展空间将产生重要影响。下一步,中冶集团将抢抓装配式建筑迅猛发展的市场机遇,特别是紧紧抓住雄安新区开发建设的历史契机,进一步加快装配式产业布局步伐,大力推动中冶绿色装配式建筑向着数字化、集成化、智能化迈进,进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到2020年,力争在8个国家中心城市及其周边完成产业基地的布点,并在住建部规划发展的50个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中选择产业政策和条件优越的城市,开展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建设。保持5~10家住建部装配式建筑产业示范基地,形成研发、设计、生产、施工等全流程的产业体系,以及建筑、机电、装修一体化集成技术体系,申办1~2家住建部装配式建筑科技创新基地。

记者来到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中冶绿建装配式钢-混凝土结构体系示范工程——浭阳锦园装配式住宅工程工地,只见偌大的施工现场干净整洁,听不到一点噪音,眼前的一切完全颠覆了记者对建筑工地尘土飞扬、机器轰鸣、嘈杂混乱的印象。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该工程采用中国二十二冶集团、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合作研制的新一代“装配式钢-混凝土结构体系”,该体系具有高安全性能、高使用性能、高施工性能、高环保性能、高耐久性能和高经济性能的结构体系,获得专利58项,被列为“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课题计划”。

在同样位于丰润区的中冶绿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示范工程——浭阳五区一期9号楼工程现场,记者了解到,该工程是河北省首批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示范楼,工程应用了中国二十二冶集团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共同研发的“后浇段内搭接连接技术”,具有安全可视性、整体抗震性、操作简便性、实用快捷性等优势。

QQ图片20180820165733

 智行中国专家媒体调研团在中国二十二冶唐山浭阳锦园项目现场合影。

据悉,两项工程是中国二十二冶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号召、运用独立研发的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和钢结构装配式住宅技术的试点工程,一经开发便被列为2017年住建部科技示范工程、河北省建设科技示范工程、河北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唐山市首个装配式住宅小区。浭阳装配式项目的成功实施,为大力推广应用中冶绿色装配式建筑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2010年,国家“十二五”规划首次将绿色建筑纳入国家五年发展规划,中冶集团以中国二十二冶集团为前沿开始绿色建筑研发,并在唐山遵化市党峪金山工业园区建设了装配式建筑PC生产基地,该基地具备年产6万立混凝土部品部件的生产能力,是华北地区最具规模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要总结经验、乘势而上,在新起点上推动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总揽全局,为推进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作出了重要部署,指明了前进方向。习近平强调,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而国有企业想要搞好就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确方向,就要勇于改革,抱残守缺不行,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

进入新时期,中冶集团面对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经济新常态,旗帜鲜明地提出“做冶金建设国家队、基本建设主力军、新兴产业领跑者,长期坚持走高技术高质量发展之路”的战略新定位,把发展新兴产业作为深化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企业转型升级重要抓手之一,将创新担当的精神、独占鳌头的技术与科学严谨、追求卓越的态度应用到新兴产业的开拓与发展当中,培育中冶集团在竞争中的新优势和新动能。

两天的调研采访虽来去匆匆,但中冶集团向记者全面展示的改革发展成就,正是当前国企改革成果的真实写照。中冶集团在实战实践中培育和成长起来的改革经验不仅是企业弥足珍贵的宝贵财富,也必将成为国企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积蓄不竭动力的样板标杆。祝愿中冶集团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步履矫健,行稳致远。

责任编辑: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