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亮股份营收净利均衡增长 引领行业寻求智能制造升级

2018年08月14日 10:40 466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铜资讯   作者:

8月13日晚间,海亮股份(002203)公布2018年半年报。公司2018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1.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5.16%;实现利润总额6.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7.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5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80%。

营收净利的均衡增长并非偶然,正如中泰证券分析师在研究报告中指出的,海亮股份在2018上半年积极推动产能扩张,“量”的大幅增长为公司营收数据的双丰收奠定了基础。

新建产线与完善布局双管齐下 巩固市场龙头地位

2018年上半年,海亮股份通过新建产线,产能产量得到进一步提升。一方面,海亮股份通过新建与改造升级多条高效节能环保精密铜管信息化生产线,继续扩大产品制造能力:随着募投项目“广东海亮年产7.5万吨高效节能环保精密铜管信息化生产线项目”、“安徽海亮年产9万吨高效节能环保精密铜管信息化生产线项目”等多个项目建设工作的推进,部分生产线已陆续投产。同时,公司在2017年完成对诺尔达集团下属三家公司的交割后,通过高效管理融合,与对其原有生产线的改造和升级,使得并购标的生产经营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另一方面,海亮股份将进一步完善公司生产基地布局。2018年上半年,公司启动西南铜加工基地的建设,在重庆投资设立了全资子公司重庆海亮,建设年产3万吨高效节能环保精密铜管生产线项目,并收购了铜排生产企业成都贝德铜业有限公司100%股权。公司目前已在国内拥有浙江、上海、安徽、广东台山、广东中山等生产基地,西南生产基地的建设,将完善国内生产基地的区域布局,并以此为契机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完善优势客户、大客户的开发与维护机制,不断扩大西部地区下游企业的市场份额,巩固公司市场龙头地位。

升级技术研发体系 寻求量质均衡增长

新建产线与扩建子公司推动了“量”的增长,与此同时,海亮股份也积极谋求“质”的提高。除了单纯扩张产能,2018年上半年,海亮股份成了技术中心战略规划及体系构建工作,并已完成了多个创新型项目的论证,及多个智能化项目的研发、应用与推广,提升了公司产品与生产工艺的技术水平。此外,公司通过新项目、新技术的研发,满足不同客户要求,扩大公司产品应用领域。

根据海亮股份提供的数据,2018上半年,公司申请专利38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成功通过浙江省知识产权局组织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审核工作,完成6项国家行业标准的讨论稿编制工作。截止到2018年6月30日,公司共申请专利303项,其中,发明专利58项,至今共拥有专利证书456项,其中发明专利44项,国外专利156项。

除了升级技术研发体系,海亮股份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忘做好环保工作。通过改进工艺、强化考核等措施,实施铜管、棒材提效、降耗技术改造,海亮股份实现了铜管、棒材生产过程中的节能降耗工作。同时,海亮股份也充分利用自有厂房屋顶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等项目,增加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海亮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总结起来,今年上半年,公司不仅实现了量的突破,也取得了质的飞跃。“随着海亮股份行业龙头地位的进一步巩固,未来,公司将进一步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制造水平,由传统制造到智能制造的跨越式升级指日可待。”

责任编辑:付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