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预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为钢铁行业发展提出四点建议

2004年11月11日 13:16 53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分析预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为钢铁行业发展提出四点建议 (记者潘曙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在其一份报告中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应严格执行钢铁行业的各项社会规制政策,推动钢铁产业由“消耗型”增长转为“节约型”增长,并促进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推动钢铁企业重组,进一步提高钢铁产业市场竞争力。   首先,政府要强化对钢铁企业的社会规制。实际上,国家已经颁布了钢铁产业的能耗、水耗、环保和技术标准。如新建企业吨钢综合能耗要低于1.7吨标煤,吨钢新水耗要低于6吨;高炉必须同步配套建设煤粉喷收装置,炉前粉尘捕集装置;焦炉必须同步配套建设干熄焦、装煤、推焦除尘装置等。对于已现存的钢铁企业,国家同样也颁布了环保和技术标准。有关执行机构应严格按照这些要求,加强对新项目的审查和钢铁生产企业执行环保标准的审查。对于不达到标准的项目,不得审批。对于不符合清洁生产要求,污染物排放超标的企业,要严厉处罚。通过强化各项规制措施,促使钢铁企业把工作重点由重投资、重速度转向重结构、重节约上来,由重产量、重价格转向重管理、重成本上来。   其次,钢材生产企业应当跟踪世界钢铁发展新技术,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大力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尽快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同时要搞好资源的综合利用,重点是做好节能、节水工作,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第三,要推动钢铁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在产业布局方面,政府要加强规划和引导,促使生产能力向沿江、沿海、能源、运输条件比较好的地方转移。在产品结构方面,要加大对高附加价值的冷轧薄板、彩镀板等产品的支持力度。   第四,要推动钢材产业的重组,把重组和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近年来,钢铁产业重组步伐明显加快,正向着企业集团化、设备大型化、工艺技术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并且在空间上已突破了传统的国家界限。例如,以战略联盟形式出现了像阿塞洛和新日铁两大钢铁巨头之间的洲际合作。通过重组形成大型跨国公司,实现了专业化和在更大范围的合理配置,提高了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而中国钢铁市场被1000多家生产商割据,除了宝钢、武钢、攀钢和鞍钢等少数几家大型企业外,大多数是年产200万吨以下的小型钢铁企业。这些企业总体上技术比较落后,无法实现有效的专业分工,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因此,必须对这些企业进行重组,形成规模更大、效率更高的企业集团,从而提升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