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预测]四大因素影响国内钢材市场供给
2004年11月11日 13:20
733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分析预测]四大因素影响国内钢材市场供给
--2004年三季度钢铁业运行情况分析之二
(记者潘曙雅)2004年前三季度,我国钢材产量达到了21367.97万吨,同比增长25.5%,比2003年全年增幅还高出6.1个百分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四大因素影响着钢材市场的供给。
第一,钢材品种结构矛盾依然突出。
6月份,我国钢材板带比为32.2%,从7月份开始板带比上升,8月份达到34.5%。但整体上看,从年初到9月底,只有1月份钢材的板带比是36.4%,其他月份都低于35%,与发达国家的钢材产品结构存在很大的差距。
从产业集中度方面看,重点统计单位的钢材产量在三季度呈下降趋势,这说明小型钢铁厂钢材产量增长幅度要快于大型钢铁厂产量增长幅度,钢材产业的集中度在降低。造成这种情况有两种原因:一是随着钢材价格上升,一些原来被关闭小型钢厂又开始生产;二是竣工小型钢铁厂开始投入运营。
第二,电力紧缺致使某些钢厂的产能难以发挥。
三季度是用电高峰期,电力紧缺的矛盾较往年更为严重。在国家加强用电管理的情况下,有些钢铁企业被停产和限产,限制了钢材产能发挥。
第三,运输瓶颈较往年更为突出,客观上制约了钢材的区域间流通。
今年7、8月份,铁路系统90%的运力用于保证煤炭、粮食、化肥等重点物资运输,钢材运输则很难保证,企业不得不借助公路运输实现流通,但公路整治超超载致使运输成本大幅上升。例如,铁路运输费用为0.07元/吨公里,而公路运输费用为0.6元/吨公里,也就是说,公路运输成本是铁路运输成本的8倍多。交通运输紧张除了大幅度增加成品流通成本外,还提高了钢材企业原料采购成本。上述原因致使钢材经销商向钢厂的订货迟迟不能发运,导致一些地区的市场供应量下降。
第四,国际市场钢材价格上升导致钢材进口持续下降,出口稳步增长,国内供给相对减少。
自年初以来,国际钢材价格一直保持上涨势头,而且价格远高于国内市场,价格指数屡创新高。国际钢材价格指数在今年初是105.9点,到9月底上升到158.1点,上升了49.3%。随着国际钢材价格的上涨,我国钢材进出口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进口持续下降、出口稳步增长。1月份钢材进口量为325.2万吨,但到8月份钢材进口量下降到185.7万吨,下降了42.9%;同期出口则由58.2万吨增长到140.2万吨,增长了140.9%。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