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感受“信仰”的力量 触摸“实干”的风骨——读《铜都忠魂——赵宽铭》有感

2018年07月26日 8:59 707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铜资讯   作者:

傍晚时分,友人传来一份特殊的电子读物:《铜都忠魂——赵宽铭》。点击阅读,竟不能释手。掩卷之时,心中不觉赤潮澎湃,激荡着往昔的峥嵘岁月……

    赵宽铭1957年调大冶冶炼厂工作,历任冶金工业部大冶冶炼厂党委书记;冶金工业部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党委第一书记等职务。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在中国有色集团大冶有色公司上下深入开展市场化对标工作的今天,学习他坚守信仰、务实重行的精神风范,追寻和弘扬红色基因,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感受“信仰”的力量。信仰是修身的最高境界,透过历史的印记,可以感受到赵宽铭坚守信仰的力量。他用毕生的追求,对三个历久弥新的问题作了完美的诠释。

第一个问题:信仰是什么?一个人,一个民族,信仰的应该是一股风,一股催人挺进、催人跋涉、催人奋斗的风。赵宽铭选择了信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1938年1月,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八路军;1938年3月,他正式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选择了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理想。在此后的革命生涯中,不管是“倒海翻江卷巨澜”,还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他始终矢志不移,执着追求。

第二个问题:为信仰能付出什么?在血与火的岁月里,赵宽铭英勇杀敌,先后5次负重伤。10年“文革”期间,他戴着高帽被造反派批斗、游街、关押,却始终保持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在多数企业停产的状态下,公司的生产建设从未中断。为信仰不惜付出生命,这样的坚守是何等豪迈!

第三个问题:坚定信仰要常补什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常补精神之“钙”。赵宽铭自觉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来培养、一种能力来提升,一种责任来履行,坚持原原本本地学,由表及里地钻,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让理论知识成为武装头脑、净化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利器。

触摸“实干”的风骨。无论是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还是建设与改革的和平岁月,以赵宽铭为代表的老一辈有色人,都是实事求是、勇于担当的典范。

在革命征程中,赵宽铭留下了许多务实创业的红色经典。他做人至实,始终恪守忠诚,胸怀坦荡,讲老实话、干老实事、做老实人,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1944年初,他率部驻扎西川县,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一手拿枪、一手拿镐,积极开展大生产运动,提出了“挖一个坡坡,吃一窝窝”的口号,全连开荒三百余垧,超额完成了生产任务,被评为七一四团甲等模范生产连,树立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典范。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以强烈的主人翁精神,在冶金战线上忘我劳动、艰苦创业,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巩固壮大奉献智慧和力量。1957年7月1日,大冶炼铜厂主厂房破土动工,在当时缺乏运输力量和大型施工机械的条件下,整个工程几乎全部是靠手工挖掘和人拉肩扛来完成。他带领广大建设者们住在农村,吃在芦席搭起的食堂,不怕寒暑,晴天大干、雨天抢着干。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不到两年就建成投产了炼铜厂。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思今日砥砺奋进正青春。《铜都忠魂——赵宽铭》一书不仅是一本促人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人物传,更是一部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变强的发展史,值得读者认真思考、刻苦钻研,充分吸收其养分,为公司对标一流和跨越式发展作出无愧于前辈、无愧于时代的贡献!

责任编辑:彭雨晨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