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点]2004-2010年我国废铝可再积蓄约4300万吨

2004年11月12日 15:38 82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专家视点]2004-2010年我国废铝可再积蓄约4300万吨 (记者 杨进欣)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秘书长王吉位在近日召开的“第四届再生金属国际论坛”上介绍,截止到2003年底,我国废铝积蓄量已达5320万吨,废铜的积蓄量已达2346万吨。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可利用的再生金属资源还将继续增加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王恭敏介绍,根据社会保有量和使用周期的估算,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半期,我国国内回收利用废杂铜为20万-30万吨/年,九十年代后半期至2003年,为40万吨/年以上(均为金属量,未考虑加工企业内的边角废料场内重熔复用),这些废杂铜约60%直接使用,40%再生电解为精炼铜。九十年代前半期,我国国内回收利用废铝为20万-30万吨/年,九十年代后半期至今,废铝的回收利用量为40万-50万吨/年以上(均为金属量,未考虑加工企业内的边角废料场内重熔复用),全部制成合金应用。 与此同时,我国进口废金属不断增加,表1反映出十几年来我国铜 铝两大品种废料进出口情况。  表1:1990-2003年铜 铝废料的进出口量(单位:万吨,%) ------------------------------------------------------------------- 铜废碎料 铝废碎料 进口 出口 净进口 增长率 进口 出口 净进口 增长率 ------------------------------------------------------------------- 1990 2.2 0.02 2.18 0.55 0.17 0.38 1991 7.8 0.07 7.73 255.0 0.61 0.27 0.34 -5.2 1992 49.5 2.31 47.19 394.6 4.46 1.50 2.96 2.6 1993 56.9 1.8 55.1 16.8 6.13 1.17 4.96 67.6 1994 77.4 1.59 75.8 37.5 10.93 1.17 9.76 96.8 1995 118.9 1.19 117.7 54.5 35.72 1.75 33.97 248.0 1996 71.0 0.81 70.2 -40.0 29.89 0.62 29.27 -13.8 1997 79.7 1.19 78.5 11.8 33.59 0.42 33.17 13.3 1998 95.7 0.96 94.74 20.7 27.72 0.50 27.22 -17.9 1999 170.1 1.12 168.9 78.3 39.93 0.69 39.24 44.2 2000 250.0 1.00 249.0 47.4 80.50 0.76 79.74 50.9 2001 333.4 0.99 332.4 33.5 36.90 0.92 35.98 -54.9 2002 308.0 0.78 307.2 -7.6 44.7 0.96 43.74 21.6 2003 316.2 0.76 315.3 2.6 65.3 1.14 64.16 46.7 -------------------------------------------------------------------   (以上实物量如折合成金属量,一般铜按20%折算,铝按75%折算。)  另一方面,我国在很多领域已进入了资源循环的大周期,仅以汽车、家电、电脑、手机为例,其每年的淘汰量已经相当大。  表2:2003年我国家电 电脑 汽车社会保有及淘汰量 -------------------------------- 社会保有量 年淘汰量 -------------------------------- 电视机 3.7亿台 500万台 电冰箱 1.7亿台 400万台 洗衣机 1.9亿台 600万台 电脑 0.2亿台 500万台 手机 2.5亿台 7000万台 汽车 1800万辆 110万辆 --------------------------------   同时,电力、电缆、机电设备、电子 通讯 交通 建筑 装修业淘汰的再生金属资源也与日俱增。据测算,2004-2010年我国废铝还可再积蓄约4300万吨。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