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重工:唱响红色文化 推动高质量发展
2018年07月02日 12:7 8995次浏览 来源: 中国工业新闻网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骆自星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深耕厚植红色文化资源,打造国企红色文化高地,推动红色基因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中信重工的前身为洛阳矿山机器厂,是“一五”期间国家156项重点工程之一。焦裕禄到兰考前曾在此工作了九年,这里成为焦裕禄精神的孕育形成地。习仲勋同志曾任洛阳矿山机器厂副厂长一年,这里是习仲勋同志工作过的地方。2009年3月31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中信重工视察时,瞻仰了焦裕禄铜像,参观了习仲勋工作过的车间。这里也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发源地、弘扬地,2015年9月23日,李克强总理曾到中信重工视察大工匠工作室,为5名大工匠引领的22个工人创客群点赞。独一无二的红色资源和悠久绵长的红色文化,滋养和铸就了中信重工的文化自信。
——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显化于物。公司命名“焦裕禄大道”,新建焦裕禄事迹展览馆,编著出版《精神的路标——焦裕禄在洛矿》、《生命的动能——杨奎烈故事》、《足迹——中信重工企业文化故事》三本书,协助拍摄了《焦裕禄在洛矿》、《永远的焦裕禄》等大型电影纪录片;固化于制。对照焦裕禄精神,结合企业实际,构建了领导力模型,制定了《班子守则》和《十条纪律》、《四条规定》及干部行为规范。按照360度全方位考核体系,对干部进行年度考核和岗位诚信度测评。开展巡察,形成良性的责任导向,提升干部的工作绩效;内化于心。将焦裕禄精神细化为“十标”,通过立标、对标、践标、验标,引导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以焦裕禄精神为标杆,在学思践悟中磨砺党性、激励斗志,涌现出以杨奎烈和党的十九大代表刘新安为代表的一大批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好党员,使红色精神得到有效传承。
——深入挖掘习仲勋故事,激励全体员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习仲勋同志工作过的车间”和“焦裕禄精神”等命名为工业文化遗产,成为公司璀璨闪亮的文化符号。以“始终和人民在一起”、“逆境中坚定信仰不变”为主线,挖掘整理“习仲勋在洛矿”的故事。通过主题宣传、学习教育等多种形式,塑造、叫响“习仲勋在洛矿”的文化品牌。以习仲勋同志在洛矿工作生活期间的车间和故居为载体,打造红色爱国主义教育阵地,激励带动更多人以老一辈革命家为榜样,不忘初心、坚定信念、砥砺前行。
——持续贯彻工匠精神,推动公司率先进入“质量时代”。将“客户至上的价值导向、精益求精的品质追求、创造卓越的职业担当”的中信重工工匠精神,纳入公司企业文化体系。梳理出回转装备、提升装备、矿用磨机、破碎装备、辊压装备、超细粉装备等六大核心产品,从研发、设计、工艺、生产、质量、交货期、服务等方面全方位优化提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大型矿用磨机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5%,已覆盖澳洲、北美、南美、欧洲等高端市场,公司荣获国家首批制造业单项冠军,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矿业装备制造商和综合服务商。
责任编辑:郭沛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