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创新发展要实打实
2018年05月15日 9:56 6631次浏览 来源: 经济日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林子文
上周,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正式对外公布《山西省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工程2018年行动计划》,明确将启动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重点推进127个创新项目。
这一政策举措有利于进一步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促进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加快新产品、新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迅猛,生产能力快速扩张。不过,我国制造业却始终贴着大而不强的标签,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随着全球掀起新一轮制造强国的竞争热潮,发达国家更加重视发展制造业,一些发展中国家也不断加快制造业追赶步伐。因此,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发展经验表明,全球经济竞争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制造业来支撑,国家的竞争能力也充分表现在制造业实力上,做强制造业成为必然选择。制造业强不强,主要看是否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和关键核心技术、是否占据中高附加值环节、是否拥有高质量和自主品牌产品。总之,一切都离不开技术创新的支撑。
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了创新的重要性。各地更加重视把创新要素融入到制造业发展之中,既加快推动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也重视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例如,浙江柯桥作为我国最大的纺织产业集散地,拥有亚洲最大的纺织品专业市场,在发展中重视融入时尚创意元素,大力推动纺织产业时尚化,提升了纺织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话语权。
在重庆,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充分发挥技术、装备、人才优势,突破了7050合金超大规格铸锭成型、冶金质量控制、强变形轧制、强韧性热处理等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满足了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需求,填补了国内空白。
山东启动了全国首个智慧海洋大数据平台建设,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海洋环境、装备和活动深度结合,向智慧海洋寻找新动能。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把创新作为引领制造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就必须实打实地推进各项工作,特别是要加快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使科技成果能够更加高效地应用于生产实践中。
为支持创新发展,一些地方已经加快深化改革步伐。例如,江西省印发了《江西省重点创新产业化升级工程2018年度重点领域创新成果产业化项目申报指南》,提出将以股权投资或股权质押方式对重点产业领域创新成果产业化项目给予扶持,每个项目安排扶持资金1000万元至2000万元,扶持期限3年,到期后按扶持资金等额回收。
有了政策体系的支撑,企业应该坚持立足当前和前瞻规划相结合,既要以现有业务的消化吸收和优化创新为中心,又要面向长远的重大战略和新项目的需求,着眼于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的长远竞争力提升,主动选择具备技术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重点科技发展项目,确定科研目标,集中优势资源,实现重点突破,努力掌握行业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为企业未来的发展蓄积力量。
责任编辑: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