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车间“多面手”

2018年05月14日 9:17 298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科技创新

 

   水口山集团公司四厂电解车间三班班长杨建华,参加工作20年来,足迹遍布全厂各个角落,凭着脚踏实地和锲而不舍的精神,他由水口山四厂电解车间 “单面手”,成长为班组装槽、调槽、平板等工序的“多面手”。

2017年杨建华所带领的电解三班共完成析出锌产量7814吨,比其他各班组的平均产量多231吨,居各班之首,阴极单耗与同系列的六列比低0.062块/吨析出锌,相对节约阴极板488块,降低成本12.2万元;阳极单耗与同系列的六列比低0.016块/吨析出锌,相对节约阳极板127块,降低成本19万元。仅单极板方面就节约30多万元。

抓产量降成本 “一把好手”

槽面管理是电解车间班组管理的核心。自担任电解车间三班班长以来,杨建华一直将工作重心放在槽面。电三班作业环境较恶劣,尤其是高温季节槽面酸雾大、温度高、环境差。面对困境,杨建华从不怨天尤人,总是迎难而上,带领班组员工严格按照要求做好槽面管理工作,抓好每一个操作细节,扎扎实实地做好装槽、调槽、平板、刷板、洗板工作。正因为如此,2017年杨建华所在的电三班不管是产量还是指标均名列前茅,赢得了同事们一致点赞。

2017年7月水口山四厂刚刚复产,电解系统体积不平衡,溶液质量不均匀,导致电解槽面不稳定,析出锌难剥。如何让系统恢复平衡成为当时厂部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这是一道“摸着石头过河”的新课题,其间杨建华每天蹲坐在电解槽面,强忍着高温和异味,仔细观察槽面变化,不断尝试装槽、调槽、平板等各项工作。“天道酬勤”,经过连续多天奋斗,电解系统逐渐恢复平衡,电解析出锌难剥问题迎刃而解。

“杨建华在工作中敢于吃苦,善于钻研,能挑重担,是厂部挖潜增效一把好手”谈及其工作态度,班组员工连声称好。

抓安全强党建“一面旗帜”

“安全就是效益”,为把班组的安全工作抓好抓实,杨建华坚持班前宣传安全精神,讲解安全常识,提高班组员工的安全意识。从劳动保护用品的穿戴抓起,对违反安全作业的人员及时提出警告,并进行考核,这一措施得到车间的支持和肯定,并在其他班组乃至全厂推广。由于安全举措得力,2017年电解三班全年未发生一起安全环保事故。

与此同时,杨建华一直是班组员工的“主心骨”和最可靠的“娘家人”。在水口山四厂,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身为该厂电解车间三班班长,工作中他处处以身作则,积极进取;生活中他时时替人分忧,助人为乐。班组员工遇到困难了,他就动员全班员工一起帮衬点。在他的影响下,电三班的战斗力、凝聚力明显提升,班组同事之间相处和谐,气氛融洽。

2017年9月,因人员分流退养后,电解车间劳动力十分紧张,班组员工存有抵触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杨建华与班组员工促膝谈心。把公司和厂部改革改制的思想和政策给班组员工讲清讲透,迅速稳定了职工情绪,班组生产逐步正常。

在2018年度水口山公司年度工作会上,被评为“2017年度公司劳动模范”的杨建华载誉归来,高兴地和大家分享激动心情:“这份荣誉是班组员工共同努力的成果,我将倍加珍惜,砥砺前行”。

(张世明)

责任编辑:李幼玲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