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电解转岗工的二次涅槃

——记抚顺铝业炭素事业部煅烧车间“全能手”王东阳

2018年05月08日 9:18 250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科技创新

在抚顺铝业有限公司炭素事业部煅烧车间四班,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全能型人才——王东阳,不仅因为他在炭素生产过程中一岗多能,还因为他面对工艺转型、个人转岗的境况,实现了由电解机手到排料组长的二次成才。

转岗前,王东阳是抚顺铝业电解一厂五区的一名电解机手,业务精湛。当时,电解一厂工人口口相传着“南大平、北东阳”的名号,夸赞南厂房的大平和北厂房的王东阳二人,打的阳极壳面像刀切的一样整齐,拔极的时候可以把阳极上的壳面完整带出,简单处理就可以实现无缝更换,在整个行业里都属于极高的水准。

2016年,该公司电解系列全线停产,实施炭素转型升级。大平内退,被辽宁忠旺集团有限公司以8万元年薪聘走。王东阳转岗分配到了炭素事业部煅烧车间四班,从事排料工作。面对新岗位,王东阳有些犹豫,与此同时辽宁忠旺也同样向他发出了年薪8万的邀请。是走是留?如果走,干起老本行来轻车熟路,而且待遇丰厚,但是父母年迈孩子尚小,对培养了自己的企业也有着难以割舍的深厚感情。如果留,收入肯定会少很多。时任四班班长、现任煅烧工区主任崔鹏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走,我支持,但我建议你留下。是金子到哪都发光,在电解你是好机手,在煅烧也能学就一身本事,你怕啥?抚铝在转型升级,要打造‘中铝一流炭素’,未来新炭素同样需要大量的人才,这样难得的发展机遇,为什么要舍近求远?”搞好“新抚铝”,企业效益好了,收入自然就上去了,年迈的父母还有孩子也可以得到照顾。“好,那我就好好干!”王东阳坚定地说。

煅烧工区的排料工,是煅烧设备的“保姆”,负责下料碎料、十几条斗提和皮带组成的输送、降温水循环和脱硫系统等的使用维护保养。为了尽快熟悉并开展工作,班里安排了经验丰富的老组长为王东阳讲解工艺和操作要领。王东阳自己也是认真领会、勤学苦练,每天楼上楼下地跑,针对设备易发故障的部位反复检查、揣摩。结合以往对电解多功能机组机械和电气传动的技术底子,在很短的时间内练就了听声辨故障的“绝活儿”。

一天,王东阳在检查斗提时细心地听到正常工作声音中夹杂有极轻微的“哗啦哗啦”声。他果断停机检查,发现斗提出口堵了一半。好险!设备在正常运转,排料看起来一切正常,但淤积的料会逐渐堵死斗提,造成压料系统停产。王东阳听声辨故障,成功地避免了一次停产事故的发生。事业部很多老员工都说,神了。而王东阳却幽默地说:“我是新人,可能我的耳朵新吧。”

不久,该公司搞一岗多能人才培养活动,班里看到王东阳有能力,就培养他接触煅烧车间的各个岗位,安排他去学习调温,并指派了副班长亲自教他。王东阳很快就学会了正常的操作,但火道温度控制得一直不理想。“煅烧炉火大了小了都不好,你总怕温度不够使劲烧,温度高了再往下降,这样不行,挨累不说,消耗还高。现在2号炉你已经全熟悉了,一定要按照工艺技术规程严格操作。”副班长循循善诱。找出不足后,王东阳加完料就开始围着炉子转,不懂的地方就向其他调温工取经。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的调温水平在飞速提高。经过一年的锻炼,王东阳看到了亲手“打造”的合格温度曲线,欣慰地笑了,他终于掌握了煅烧生产最重要的调温技术。

炭素生产一环扣一环,调温学好了学上料。王东阳只用了一天就掌握了原料破碎操作要领和岗位安全控制点,第二天就实现了独立操作。大家纷纷竖起了大拇哥:“东阳,真行!”

电脑中控操作是整个工艺流程的大脑和中枢,更是工艺控制难点。为了熟悉参数设置及调整,夜班时,王东阳经常一个人对着屏幕上枯燥的数据曲线和几十个监控画面,一盯就是一个班。尤其是凌晨3点到5点时候,由于长时间静止状态,眼皮一直在打架。班长就经常提醒他,不要靠茶叶来提神,而是要靠调节好作息时间来保证工作状态。就这样,王东阳打通了煅烧生产的“任督二脉”。

王东阳用努力和汗水浸泡出了新岗位上的新业绩,成就了自己“调温懂、排料精、上料稳”一岗多能的全能型二次成才之路。

由于王东阳转岗后快速成长为生产骨干,他已被提拔为排料组长。王东阳担任组长后,生活中关心同事,工作上挺在前面,只要他在班,你就会满厂房看到他的身影。目前,排料组人员稳定,再苦再累,没有调走的,王东阳以自己的苦干、实干、巧干带动全组人员,打造了一支能打硬仗、敢啃硬骨头的队伍。

2017年,煅烧车间四班获得了公司级先进班组荣誉称号,四班全体同志都认为王东阳带领的排料组功不可没。随着项目落地、效益增加,员工收入的明显提高,大家也对企业和自己越来越有信心,工作态度也越来越积极。跌倒和抉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自信。是金子就一定会发光,具有匠心和良好心态的人永远离成功更近一步!

(苏力)

责任编辑:杨净茹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