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工作室推动企业发展

2018年05月03日 9:27 337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科技创新

浙江省遂昌金矿有限公司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坚持“来源于生产,服务于生产”的信念,以“解决生产难题”为主攻方向,充分发挥广大员工和技术工程师的聪明才智,组织开展技术研修、同业交流等活动,形成了强大的团队合力。同时,从生产细节上入手,加强过程生产管理及工艺技术的改进,不断优化工艺,解决生产中的问题,为生产稳定、均衡及经济技术指标不断提高打好基础。

加快推进机器换人2015年9月,遂昌金矿铸造厂引进了第一条涂料自动化生产线。2016年,因产品结构及尺寸工艺等问题,全年只有83种产品在自动化生产线生产,生产利用率仅为39%。该厂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根据铸造自动化制壳生产线的结构特点,从涂挂和撤砂均匀性方面比较了手工操作和机器操作的区别,分析了型壳强度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工作室发现在工件运行过程中增加一定的风速,能够使模组在有效的时间内干燥,于是他们在硬化槽出口增加了1个轴流风机,以加强风干效果。把吊具顶部与链条进行固定,保证可旋转侧在相应的工艺位置时能够进行360度转动,在垂直状况下不晃动,进入干燥时保持垂直运行。同时,增强淋砂机运转速度,提高硬化液氯化镁的溶解度,保证硬化效果,提高模壳强度。

2017年2~10月,通过对模具的修改、自动线涂料浆料及砂料配比的改进、手动操作与自动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该厂有203种产品在自动线上生产,自动线的利用率提高到了82%,降低了用工成本。

合理安排提高效率为提高劳动效率,在创新工作室前期调研的基础上,该厂于2017年7月通过合理安排,重新启用六工位自动注蜡机,并于9月新购置四工位注蜡机一台。同时,根据原有产品模具,采取“二合一变半自动模”“手动模改自动模”“效率低重开自动模”“新开发产品以自动模优先”等4种方式,自动注蜡产品由原来的11种增加到了现在的85种,为提高效率打下了基础。

根据提高出品率的劳动竞赛方案,该厂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通过组装不同的零件、优化浇注系统、进行浇棒轻量化设计等方式,采取了在蜡模涂挂前进行脱脂处理、使用优质清洗剂清洗蜡模、用毛笔刷涂或用压缩空气去除涂挂尖角处的孔穴等措施,使得73种产品平均出品率提高了5.5%。

通过合理安排,不仅提高了劳动效率,也提升了产品出品率。2017年,仅铁豆不良率一项,就比上一年下降了2.18%,年度可节约工资成本5万元。

优质资源降低成本在生产实践中,该工作室发现匣钵砂孔多质轻,密度比石英砂轻,在同样的模壳厚度的情况下耗砂量少。同时,匣钵砂经过回收再利用,来源丰富,价格比石英砂更低。因此,该工作室用二三层匣钵砂替代部分石英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铸造成本。

为使理论取得实践效果,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成立了课题攻关技术小组,积极开展技术试验。通过为期1个月的探索,攻关小组利用控制匣钵砂比例、水玻璃的波镁度、增加回砂比例等措施,获得了实际效果,预计每年可为企业节约成本12.6万元。

2017年以来,该创新工作室坚持创建活动与劳动效率提高紧密结合,努力推动劳动效率;坚持把创建活动与技术创新紧密结合,努力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坚持把创建活动与生产节约紧密结合,努力推进企业降本增效取得实效。通过对《提高自动线利用率》《二三层匣钵砂代替石英砂》《降低偏心轮铁豆》等3个项目进行系统地总结推广,全年为企业降低成本30万元,充分发挥了创新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在抓好技术工作的同时,该厂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坚持“质量第一、效率优先”的方针,加快创新先进制造工艺,提质量、降成本、补短板,努力成为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团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遂昌金矿以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为中心,以提高全员技能为抓手,整合人才资源,采用传帮带的形式使岗位员工提高操作技能。针对企业当前面临的困难,制订有针对性的攻关目标、攻关课题,以PDCA循环的模式进行闭环管理,达到了降本增效目的,实现了双赢。

(罗坚波)

责任编辑:杨净茹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