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炼“智”造 降本增效
——大冶有色冶炼厂设备国产化攻关小记
2018年04月12日 9:0 3391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科技创新
“全年20项厂级科研项目取得了较好效果,实现科技创新创利约1200 万元。”在3月15日举行的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下属单位冶炼厂科技创新工作会上,科技成果惊艳全场职工,其中“设备国产化攻关”成果更是成功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冶炼厂围绕设备“全生命周期”的要求,加强设备维护工作,延长设备、设施使用寿命,降低日常生产材料、备件消耗。从零星的进口备件以修代换的“小试牛刀”到抱罐车、稀酸泵关键设备备件国产化的大显身手,冶炼厂在设备国产化攻关上走出了一条极不平凡的道路。2017年,该厂开展延长抱罐车使用寿命攻关,抱罐使用寿命延长1年以上,节约成本约200万元;硫酸车间三系一动稀酸泵的国产化后,每年可节约修理费42.8万元。
把攻关当作练兵场进口设备普遍存在备件采购周期较长、费用较高、设备结构复杂、检修耗时较长的难题。而进口设备常常又是生产线上的关键设备、单台设备,有没有既保证备件随时完好备用、又能够降低成本的好办法?冶炼厂科技攻关队伍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姿态,直面难题。
在抱罐车备件国产化攻关中,该厂首先聘请设研公司特种检测人员对车辆后桥承重部位进行探伤测试,渣缓冷车间发动了全车间职工参与其中。针对现场作业高温、高热的特点,职工将车厢内衬改为不锈钢材质,并对整车进行防腐处理,该车间还为裸露部位液压油管加装耐磨、耐高温材料的保护装置,有利于车辆长周期运行。由于车辆长周期重载运行,油缸连接孔座被反复冲击后产生变形,如整体更换,不仅达不到首次焊接质量效果,还可能存在安全隐患,职工们采取现场镗孔的修复方式,有效保证了再次使用的技术和安全要求。在此过程中,该车间先后申报了“一种抱罐车的高温防护装置”“一种支腿油缸连接轴的万向节连接方式”和“一种可移动的抱罐车维修承油盘”3 项专利。
用攻关成就大舞台在设备国产化的探索研究中,冶炼厂始终坚持“精准”攻关,在挖掘技术潜力的同时,也挖掘科技团队的潜力。为了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稳产高产、市场化对标中的关键保障作用,该厂攻关团队一心扑在生产现场,找准症结、对症下药,保质保量地完成科研任务。
该厂硫酸三系一动稀酸泵原为进口设备,所有过流部件的主要材质均为氯丁橡胶,在长期运行后,橡胶易开裂发胀,导致泵运行阻力增大。以前检修时,都是更换大部分的过流部件,修理费较高。并且,进口泵为皮带传动,皮带的寿命仅为3个月左右,皮带轮需定期打磨除锈,维护困难。检修时,需断开这台进口泵的进出口管、整体吊出、解体,检修较为复杂。通过研究,攻关团队确认了三系一动稀酸泵的流量、扬程、介质、尘含量、介质比重、粘度、介质温度等一系列关键工艺要求,确认了设备型号及厂家,在安装调试的过程中,攻关团队实时关注电机轴承、外壳温度、轴振动等参数,设备单体可开动率国产泵提高至99.45%,故障次数和检修频次大幅降低。不仅如此,技术人员还对国产化后的稀酸泵运行情况进行了跟踪,确保其能完全满足工艺要求。
在市场化对标进程中,降本增效工作依然任重道远。2018年,该厂着力破解制约生产经营的技术瓶颈,努力建成适合冶炼厂管理特点的全员设备管理体系,加大设备国产化攻关推进力度,为市场化对标工作提供科技支撑。
(刘欣杰)
责任编辑:杨净茹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