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地下2000米有色金属开采配备"国字号"尖刀部队
2018年04月02日 9:47 5311次浏览 来源: 大河报 分类: 铜资讯 作者: 者段伟朵
如何在地球广阔无垠的身躯中精准找到有价值的有色金属,是科研人员常年攻克的目标。目前,河南有色金属开采主要集中在地底500米以内,地底500米至2000米的“富矿”还几乎处于原生态。30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在河南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正式揭牌,这意味着河南省有色金属开采向地下2000米“进军”,配备了“国字号”尖刀部队。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院士专家工作站是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在河南设置的第一家院士专家工作站,落户在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聘请滕吉文、陈晓非、翟明国3位院士和8位专家进站工作,未来将持续加强深部成矿预测、深部勘查相关技术研究。
目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在山西、海南、安徽、陕西、山东等地设有院士专家工作站,河南是第6家。工作站包括煤炭、深海等不同领域,有色金属领域的设置,河南是首家。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为啥要在河南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设立该工作站能带来哪些技术变革?又能如何推动河南经济发展?会中,记者对几位专家进行了专访。
“河南是资源大省,有色金属、多金属矿的资源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目前探索的深度还不大。”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总工程师郭保健介绍,目前,河南有色金属开采主要集中在地底500米以内,地底500米至2000米的“富矿”还几乎处于原生态。地底500米以下的勘探,传统的钻井技术就会有局限,向更深层次“进军”,就要用到地球物理学。
责任编辑: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