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米井下“医疗队”

——记铜陵有色铜山矿业公司采矿区铲运机维修组

2018年03月27日 9:42 192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科技创新

“老徐,我们的‘宝贝’治好了吗?”铜陵有色铜山矿业公司负568米铲运机维修硐室前,老远就听见铲运机司机钱师傅的声音。“稍等会,3号铲运机已保养好,就可以开走了。”铲运机组组长徐矿明边保养边说。

铜陵有色铜山矿业公司采矿区有8名铲运机维修工,被铲运机司机们誉为百米井下“医疗队”, 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展身手、 竞风流,肩负着整个矿山铲运机的维修保养重任。

吃苦耐劳能战斗这8名铲运机维修工从前并没有修理铲运机的经验,他们是从修电耙、修电车头转行过来的,平均年龄将近49岁,但是他们经过4年多的磨合、苦练,已逐渐成长为修理铲运机的行家理手。

为了不影响出矿进度,采矿区一般是人歇机不歇。每班下来的铲运机温度高达80摄氏度,人站在铲运机旁边就像被夏天的烈日炙烤。铲运机进库进行保养,这8名维修师傅不顾高温,立即严格按照规程进行保养、检查,做到管路完好、电路完好、紧固件完好、传动完好和发动机完好后才放行,一个流程下来需要2个多小时,受铲运机余热的烘烤,维修师傅们汗水早已浸湿了工作服。

铲运机不制动时,维修组就会3人一组或2人一组,先排查制动泵相关油管是否泄露,再检查制动按钮的线路和触电是否正常,然后启动铲运机,打开制动;如果油门踏板刹不住车,那就是车桥的刹车片出了问题。像扒胎、拆桥换制动片,他们都是当班解决。每天工作下来,工作服上沾满了泥和油,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他们从不去计较谁干多谁少干,大伙儿共同的心愿就是把铲运机故障早点排除掉。

发动机是铲运机的心脏,没有动力铲运机就是一堆废铁。发动机生产厂家来矿维修,维修师傅们不放过每次免费学习的机会,主动要求参与其中,在厂家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自己动手。调气门间隙,安装导气管,处理涨紧轮、冷凝器、发电机、熄火阀等故障,铲运机维修组8名员工早已轻车熟路。

优势互补效率高能力有大小,术业有专攻。铲运机维修组也不例外,8名维修师傅各有各的特长,给维修工作带来了便捷,也提高了干事效率。更换补油泵的时候一般都是扒胎处理,在年龄最大的门曰明看来不需要那么复杂,心灵手巧的他只需要把对面车轮垫高,直接就能拆油管、拆补油泵,本来5个人干的事,3个人就能搞定了。铲运机发生点不着火、不制动、熄不了火的情况时,在排除机械原因后,徐矿明就会发挥他的优势,对电路部分进行排查,大大缩短维修时间。当出现挡板铰链脱焊、限位块脱落等小情况时,张鹏慧首当其冲,即刻处理,不让铲运机带病作业。当过海军的肖斌可以说是铲运机硐室的开心果,劳累之余给大家带来快乐,同时他的主意也很多,减少了不必要的维修流程。去年的一天,8号铲运机左后轮浮动密封漏油,以往的维修方法是按部就班一件一件拆、再一件一件地装,而肖斌根据经验提出直接松掉轮毂螺栓、连轮胎一起拆下来,减少了维修环节、提高了功效。

小改小革有创意8名维修工就是一个小小的团队,经常在一起交流、探讨维修技能。像给每台铲运机出库先给冷凝器吹风,把灰尘吹走,便于发动机散热;控制档位,降低速度,减轻高速运转负荷;每周清洗更换一次空气滤清器……这些建议都是他们互相交流的经验。在铲运机发动机如何保养的“头脑风暴”中,维修组找准方法减少了发动机的维修频率,提高了铲运机的使用效率。对于铲运机铰接处的磨损,也是在大家彼此交流中形成了共识,成立了QC攻关小组,采用内置螺纹钢套代替铜套、加注黄油润滑,减少了大臂和销轴的更换次数,工作时间从原来500小时延长到1000小时以上。

井下“医疗队”的8位维修师傅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勇于创新,以强烈的责任感全力确保生产的正常运行。今后,他们也会一如既往,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尽职尽责,继续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在设备维修道路上前行。(余飞)

责任编辑:杨净茹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