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废电磁线资源化课题项目通过验收

2018年03月12日 14:32 195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科技创新

本报讯  2月6日,受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委托,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宁波市组织召开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废电磁线资源化和保级生产无氧铜杆成套装备及示范”课题验收会。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黄崇祺,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李士龙,联盟秘书长尚辉良等人出席会议。参加该次会议的还有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北京科技大学、江西省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软件所以及中南大学等课题组骨干人员。

专家组首先考察了废电磁线资源化和保级生产无氧铜杆成套装备及生产线,对依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成果建立的生产示范线进行了现场评测。验收会上,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郑敦致欢迎词,强调了科技创新对金田铜业成立32年来可持续发展的巨大贡献;李士龙转达了科技部及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对课题验收的验收要求,并介绍了国家“固废资源化”重点专项有关进展情况和本次课题验收专家组成员,大家一致推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崇祺担任验收专家组组长。

黄崇祺院士等验收专家审阅了课题承担单位提供的技术、财务等相关资料,听取了课题负责人单国荣教授对课题任务执行情况及经费使用的汇报,并经过讨论质询,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该课题验收,建议进一步加大课题成果的推广力度,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我国再生铜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课题是由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山东玉玺炉料有限公司、中南大学等单位联合承担,通过课题实施,针对我国废电磁线再生利用过程污染严重、铜线表面树脂难以环保回收利用、铜线基体保质利用水平低的现状,突破了废电磁线聚合物涂层清洁化处理和基体直接再生无氧铜杆的关键技术,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废电磁线表面涂层分离回收铜线控制工艺技术,研制了用于深度优化氧化工艺的高效环保造渣剂和氧化/还原工艺与覆盖剂,并成功应用于无氧铜杆的产业化,有效解决了现有电磁线直接熔炼或先焚烧带来的铜损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新锐)

责任编辑:杨净茹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