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明委员:加强新时代地质工作建设

2018年03月08日 8:29 1269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新闻资讯   作者:

2

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如今地质工作已延伸到经济和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全国每一项重大工程、每一座大中城市的建设、每一次重特大地质灾害的抢险救灾与防治、每一片绿色农田,都留下了地质工作者的奋斗足迹。对于未来地质行业该如何发展,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局长王建明。

王建明指出,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我国地质工作也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地质工作对资源支撑保障程度不高。我国多数大宗矿产储采比较低,石油、天然气、铁、铜、铝等矿产人均可采资源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源基础仍然薄弱。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统筹不够。特别是近年来受国际矿业市场不振、国内勘查投入下行等因素影响,我国矿产资源安全供应风险持续加大。二是地质工作能力建设不足,难以满足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现代农业发展、城市建设、旅游发展、环境保护、灾害防治等领域的需求。三是地质队伍发展缺乏行业政策有力支持,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了战略安排和部署,地质工作面临着新的使命和任务,既要着力“加快建设安全、绿色、高效、法治、和谐的美丽国土”,支撑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又要着力守住能源、矿产、水和粮食资源安全的供给底线,夯实保障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能源资源基础。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新担当。王建明表示,地质工作的先行性、基础性作用不可或缺、不可替代,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对此,王建明建议,第一要进一步强化地质工作的先行性、基础性作用。从国家层面明确地质工作公益性、科研性导向,加强对全国地质工作的统筹,更好地发挥地质工作战略支撑功能。

第二要不断优化地质工作的政策环境。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构建完备的政策支持体系。鼓励地质工作“走出去”,拓展深化国际合作,统筹“两个市场”,用好“两种资源”。

第三要全面加强地质队伍的能力建设。着力在调整人才机构、工作结构、创新工作手段、培育新优势等方面,出台针对性指导意见和措施,助力地质队伍能力提升。

第四要加强对地质队伍改革的指导协调。立足“向体制要动力、向机制要活力”,强化指导和协调,持续推动地质队伍全面深化改革。

第五要持续加大地质工作的投入。特别是加大对大宗矿产勘查、农业地质、城市地质、生态地质、环境地质、旅游地质等领域的经费投入,提升地质工作保障程度。

责任编辑:孟庆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