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朝晖委员:扶持造血型企业 使企业成为创新主体

2018年03月07日 9:3 102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新闻资讯   作者:

3

“国家不应将扶持重心放在输血型企业身上,而应放在造血型企业上。”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钒钛冶金研究所所长孙朝晖,在今年的两会上说出了这样一番生动地建议。他认为,国家在进行科技研发扶持时,应将重心放在拥有一定能力的优势和主动性企业身上,减少对一些低端企业的扶持,同时,在推动技术创新方面,应将创新的主导权交与企业,而非政府主导,以此推动产业发展、技术创新更加贴近市场,促进产学研用无缝衔接。

在孙朝晖所在的攀西地区(攀西是攀枝花、西昌两地名的合称,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丰富钒钛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基地。而攀西地区所拥有的钒钛资源则被材料届荣称为我国重要的战略金属——“未来金属”“太空金属” 。

孙朝晖表示,钒钛金属材料在我国航空航天等重大工程项目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我国作为世界钛铁矿储量第一的国家,如果能成功实现钒钛资源高效、低成本、绿色开发利用将为我国资源储备提供重要保障。

在多年来的努力下,攀西地区依托攀钢集团的技术创新与资源开发优势,成为了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唯一能实现钒钛磁铁矿资源中铁、钒、钛综合利用的地区。取得了以氧化钒清洁生产为代表的一批重大产业化成果。

但是作为国家级战略资源开发,仅靠单一的企业行为是难以完成的,至少其进程更加缓慢和漫长,难以满足国家对钒钛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也不能完全解决我国钒钛资源利用存在的诸多问题。孙朝晖对记者说:“国家应重点关注钒钛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应用推广,需站在国家层面持续性的、长远的考虑钒钛资源的开发,推动高附加值的钒产品和钛及钛合金产品应用于我国大飞机制造、军工、3D打印等领域。”

以此同时,孙朝晖还表示,攀西地区资源的大型氯化法钛白生产技术亟待突破,应对该领域技术的开发投入更多的支持和扶持,由国家主导,组建国家级研究机构,以钒钛磁铁矿资源清洁高效利用和产业链延伸为主线,重点围绕资源高效选别、清洁分离、钒钛产品的开发及应用等开展相关重点关键瓶颈技术及工程转化等工作。此外,还可与拥有该领域技术优势的企业进行合作,以企业或技术联盟(如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机构为主导,政府部门作为监督,提供专项资金支持。

孙朝晖坚信,在国家和地区政府及相关企业的支持和努力下,我国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利用水平一定会登上更高的台阶,实现资源开发应用创新引领,减少资源浪费,为战略资源储备、产业结构优化和装备制造升级提供保障,更将为引领结构材料革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责任编辑:孟庆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