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重工开年先立“军令状”:抓创新谋发展创未来
2018年03月06日 9:9 1859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科技创新
本报讯 近日,中信重工召开2018年科技大会,全面回顾企业技术系统2017年工作,表彰2017年度各级获奖项目、人员及优秀设计师、优秀工艺师,并对2018年技术工作作出部署。
会上,根据中信重工产业发展规划,经协商一致,中信重工总经理王春民与创新研究院、工程成套院、矿山设计院、铸锻及材料研究院、机器人及智能控制研究院、信息管理中心“五院一中心”相关负责人,签订2018年技术工作目标责任书。
中信重工副总经理郝兵,与“中型超高压水射流特种机器人系统”等54项政府课题、公司级课题、新产业调研、板块内课题、基础研究类课题、重点产品合作研发项目负责人代表签订科研开发项目责任书。
年初签订责任状,年中协调推进,年末总结评审,年度科技大会表彰奖励,成为中信重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惯例和亮点。科技大会已经成为中信重工技术系统、乃至整个公司的表彰会、交流会、动员会、誓师会。连续十多年,科技大会记录着中信重工技术人员的汗水,丈量着中信重工技术进步的脚步,彰显了中信重工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面对加快改革的窗口期、机遇期,中信重工技术系统员工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担当重任、埋头苦干、勇于创新,公司高新技术企业资质重新申报成功;荣膺河南省知识产权领军企业;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6项、市级科技进步奖2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4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省院士工作站、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顺利通过评估。公司生产的特种消防机器人被认定为河南省十大标志性高端装备;“高效节能大型棒磨机装备”“立式搅拌磨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大型磨机关键加工工艺及制造”“大升程水利驱动式垂直升船机核心装备研制与工程应用”等4个科技创新项目通过成果鉴定。
中信重工董事长、党委书记俞章法在讲话中说,过去的一年,技术工作成效显着,可圈可点,为推动中信重工发展迈上新台阶发挥了重要作用。除可量化的成绩,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也取得较大进展。
一是技术系统深化改革扎实起步;二是核心产品名录梳理基本明确;三是新产业市场化模式日趋成熟;四是职工“双创”成效突出;五是开放创新格局初步形成。
对于技术创新工作,董事长俞章法说,我们要始终坚持四个支撑: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始终把技术人才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源,始终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改革方向。
俞章法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中信重工将一如既往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激发调动全体员工的创新激情,持续发力,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发展模式,让创新的沃土更加肥厚,让创新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为中信重工2018年营销突破天花板、“三去一降一补”见成效、经营指标顺利实现提供动力支持,创造新的更大业绩。(李运前 尤加亮)
责任编辑:杨净茹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