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的乘法 创优异的业绩

——郑州研究院获2017年度中铝股份节能减排总裁特别奖

2018年02月27日 13:15 221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科技创新

近日,凭借着亮眼的成绩单,中国铝业郑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下称郑州研究院)超额完成年度考核指标,并荣获2017年度中铝股份节能减排总裁特别奖。2017年,郑州研究院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两项,获国家专利授权14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取得国际领先水平科技成果1项、国际先进水平科技成果5项,全年实现利润2330万元,在科技研发成果和经营收入方面均取得了优异的业绩。郑州研究院下属所有产业单位实现了盈利,经营能力和发展质量正稳步提升。

郑州研究院科研水平和经营业绩的持续提升是坚持以服务集团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为重点、发挥科技的“乘法”作用的结果。做好科技的“乘法”,使郑州研究院尝到了靠科技创新服务企业转型发展的甜头,既提高了对国家的贡献、又提升了自身的知名度。该院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樊大林说:“坚持‘稳住一头强创新,放开一片增活力’的发展思路,成功实现了新旧动能转换。我们自主研发的一大批新技术、新装备在2017年顺利实现了落地转化,取得了显着成效,仅新型稳流保温铝电解槽节能技术一项的应用推广,年创造节能效益5000万元以上。”

稳住一头强创新郑州研究院作为我国轻金属专业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装备的大型科研机构,始终牢记提升我国铝工业技术水平的使命担当,坚持让优秀的科技研发人才专注于铝工业绿色发展技术研究,致力于打造成为中铝集团的技术中心。一年以来,更低能耗铝电解节能技术扩大试验、有机物脱除技术、高硫铝土矿选矿脱硫技术、基于新型连续阳极的铝电解新工艺研究、铝电解废阴极资源化技术以及赤泥用于烟气湿法脱硫关键技术等均取得新突破。新型炭材料研发与创新领军团队成功入选“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获得郑州市450万元专项研发经费支持。此外,郑州研究院还拿出了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24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青年自主研发项目,激励青年科技研发人员深耕基础性研究,让小项目催生大成果,为持续发挥科技的“乘法”作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放开一片增活力郑州研究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具有市场前景的节能减排技术和环境治理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推广;依靠科技的力量优化产业发展,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新型稳流保温铝电解槽节能技术、铝电解废槽衬无害化处理技术、新型双碱法脱硫技术等行业知名度不断提升,成为郑州研究院的靓丽名片。国内首条铝电解废槽衬无害化处理示范线自2017年4月在包铝投入运行,截至2017年底共处理电解废槽衬7500多吨,节约处置费2600万元。新型双碱法脱硫技术在华兴铝业应用推广,已投用的3台生产锅炉均达到国家超低排放要求,与原有脱硫技术相比具有投资省、运行成本低的优势,共节约建设资金近3000万元,年运行成本降低300万元。在产业方面,精细氧化铝主导产品产量同比增加45%,创出新高,市场优势进一步显现;特高压电气绝缘填料等新产品正加快产业化步伐,成为郑州研究院新的利润增长点。

目前,郑州研究院正致力于科技平台建设。中铝股份大数据中心和数据可视化服务平台已落户郑州研究院,“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项目审定与核证机构”已开展了实质性工作,大质检平台已初见成效,为郑州研究院开创新的服务业态奠定了基础。此外,郑州研究院正牵头组建河南省氧化铝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电解铝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升在河南铝工业发展中的话语权。

郑州研究院通过服务集团公司发展和实施精准管理提升产品竞争力等有力举措,为2017年的科技研发和生产经营工作交出了优秀答卷。科技创收能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产品降本增效成效显着,发展后劲明显增强,资产负债率降低至50%以下,生产经营净现金流处于历史最好水平。

优异的成绩,不仅提升了企业市场竞争力,也增强了广大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新时代展现新作为,郑州研究院将加快推进更低能耗铝电解节能技术、废阴极资源化利用以及其他节能环保、智能制造技术等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为实现铝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刘建成)

责任编辑:杨净茹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