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解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聚焦西北绿色新型铝加工产业发展
2017年12月27日 9:35 6133次浏览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李正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铝加工业产品市场迅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铝材生产与消费大国,整体占比均超过一半。与此同时,中国铝加工业也面临包括产能过剩,供需失衡,产业集中度低,消费结构不合理,产品附加值及同质化竞争,设备综合技术水平较低,能源消耗污染大等在内的一系列问题。这也成为新形势下,迫切需要铝加工业进行产业布局优化调整的重点任务。
12月23日,在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打造西北绿色新型铝加工产业基地战略研究》课题组主办的西北绿色新型铝加工产业发展座谈会上,著名经济学家、北大光华名誉院长厉以宁结合上述背景,针对甘肃省嘉峪关市依托特大国有企业酒钢集团的平台,引入民营资本北京天成宏业控股有限公司,在推进混合制改革的同时,进一步打造西北绿色新型铝加工产业基地,助推西北地区铝加工业由初级原材料生产向精加工、深加工转型的项目规划,提出四大解读。
厉以宁首先表示,在有色金属行业里面走混合所有制这样的一条路径是行得通的,这是当前国企改革中很重要的补充。既有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经验在东北、华北和南方地区比较多,还没看到西北地区的大规模改革,西北绿色新型铝加工产业基地的建设有助于积累混改的经验。
其次是清洁能源问题。厉以宁指出,西北绿色新型铝加工产业发展是一种新模式,其面向的口子主要是朝西的,而不是朝东,越朝西,清洁能源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就越重要,影响也就越大。
第三是“一带一路”的长效化机制。厉以宁认为,建立“一带一路”长效化机制得有产品,资源与人力作为支撑,这是都基地建设所具备的。所以,在市场口子向西,而且由东面提供资源的背景下,基地建设这个中间环节就变得很重要。
除了以上三点,厉以宁重点强调了新旧发展模式的转换问题。他认为旧的发展模式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会想法子提高企业利润和得到更多的订单等,想法子生存下去,是不想退出的。厉以宁表示,打造西北绿色新型铝加工产业基地贯彻了中央关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精神,因为企业不改就要垮,不改不变将来也没前途,不是被兼并就是破产,这个思想很重要,旧的发展模式不会自动退出,而新的增长模式的特点就是追求经济增长的高质量与高效率。他同时指出,铝行业并不是非要走沿海、东北和华北,西北地区一样可以做。铝行业为什么一直在亏,原因就在于效率和产品创新的根本问题并没有解决,这也就是绿色新型铝加工基地建设的模式可以称之为新模式的原因。
责任编辑: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