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到2020年,力争散煤减少2亿吨

2017年12月18日 9:58 290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地质矿业   作者:

入冬以来,雾霾使散煤问题持续受到关注,散煤治理已经成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和难点。

据悉,由于经济回暖等诸多因素,2017年上半年我国煤炭消费同比增长5%左右,PM2.5浓度自2014年来首次没有下降。1月~8月京津冀地区大气质量同比恶化,PM2.5和PM10浓度同比均分别上升10%左右。电力和工业部门的煤耗上升为今年的煤控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打赢蓝天保卫战”是2017年中国煤控项目工作的重心。

由中国节能协会和“中国煤控项目”课题组共同主办的2017年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和能源转型国际研讨会以“砥砺前行,保卫蓝天”为主题,集合多位相关政府部门及能源环境领域的专家等就中国煤控工作进行了研讨报告。

会上发布了《2017年中国散煤综合治理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其中包含了中国散煤消费现状,中国散煤治理目标,治理经验,民用、工业小锅炉、工业小窑炉散煤治理的难点、对策及政策建议。

《报告》显示,散煤有三方面的特性:源头端硫分、灰分较高、煤质差;使用端单体体量小、分散使用,燃烧过程效率很低;排放端低矮面源、直燃直排,没有或缺少环保处理设备。

而从现阶段的估算数据来看,散煤消费主要集中于工业和民用两大领域:工业领域散煤主要来自工业小锅炉和小窑炉的散烧煤。其中工业小锅炉中用于工业领域的散烧煤约为1.55亿吨,建材行业小窑炉散烧煤约2.36亿吨,由此估算,工业领域散烧煤总计约3.91亿吨,约占散烧煤总量的52%。民用散烧煤总量约2.34亿吨,占散煤总量的31%,是散煤的第二个主要来源。民用散煤主要分布于广大的农村地区,农村散煤占民用散煤总量的94%。在农村散煤中,炊事及热水用煤0.2亿吨,采暖用煤约2亿吨,占民用散煤的91%,占散用煤总量的27%。

当前,随着从“2+26”城市散煤治理工作的进行,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各界,对散煤治理投入的力量都比较大。中国煤控项目在《报告》中提出散煤控制目标,到2020年,力争减少2亿吨。

针对近期部分地区因“煤改气”、“煤改电”而造成的取暖难题,《报告》介绍人李雪玉表示,目前散煤治理主要是依赖行政手段,市场化的体系还不够完善。行政手段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在个别地方也存在着“一刀切”的现象。

《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农村地区大概有60%属于非集中采暖。其中有超过70%使用的燃料是煤炭。在民用散煤治理过程当中,煤改气比较适合管网可覆盖集中区域的城镇,对于分散的农村比较适合宜管则管、宜罐则罐的原则;煤改电比较适用于管网无法覆盖的分散居住地区;可再生则要因地制宜、多能互补。

关于工业小锅炉部分,《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底,工业小锅炉35蒸吨以下燃煤是2.2亿吨,其中有近50%用在10蒸吨以下的燃煤小锅炉,小锅炉治理过程当中,清洁能源替代应该优先替代10蒸吨以下燃煤小锅炉,并且以大代小。同时,在排放能够达标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洁净煤。

据了解,《报告》在总结散煤现状与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六点综合性建议:一是明确散煤的定义,夯实数据基础,提高决策依据的可靠性;二是明确散煤治理总体规划;三是加强能力建设、标准制定以及统计分析;四是确保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可以双管齐下,制定成本分担机制;五是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加强治理效果评估;六是加强信息的公开以及公众宣传的引导。

责任编辑:陈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