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干出来的精彩 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2017年11月01日 10:28 260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科技创新

 

           ——安徽铜陵有色铜冠冶化分公司自我加压提质增效侧记

 

  2017年,对安徽铜陵有色铜冠冶化分公司来说,由于受原料品质波动、生产设备老化等因素的困扰,前三个季度硫酸、球团和余热发电量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 ,但该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左永伟告诉笔者:“我们生产不仅仅考虑产量,更重要围绕市场抓利润指标。今年不仅要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利润指标,还要在此基础上实现挖潜增效一千万元的目标。”铜冠冶化人胆识和底气又源于哪里呢?

大改造带来“一升一降”

改变不了原料状况,唯有改变自己。今年8月份,该公司投资上千万元对硫酸车间主工艺的焙烧炉、锅炉、电收尘等设备进行大修和技改,生产工艺得到了全面优化,解决了硫酸生产系统多年未解的难题。尤其是对电收尘器进行“破肚开肠”大修,电收尘10年来因腐蚀泄漏问题得以解决,生产负荷瓶颈被有效打通,硫酸系统稳定性得到大大提高。炉体风量比改造前增大10%,因此每天分别多生产硫酸100吨、蒸汽200多吨。“在大修后第三天气浓明显提高,精制硫酸在达标基础上实现了达产。”硫酸车间主任沈涛说。

针对球团生产工艺系统长期满负荷生产带来的“病状”,该公司组织人员对已使用近10年的高压辊磨解体大修,成效明显,造球成品率大大提高,每天可多造球300吨。

更为可喜的是,设备大修以后,球团和硫酸系统许多单耗指标下降明显:主风机电耗比大修前每小时下降10%,每小时节约用电20千瓦时;脱硫的碱耗下降20%,节省费用3万元……

数据模型化解原料难题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针对硫精砂、高硫铁品位整体下降且波动较大的客观事实,该公司面对困难,主动出击化解难题,在认真分析原料对公司生产效益影响的基础上,摸索出一套生产效益测算数据模型,实现了经济效益最大化。

生产效益测算数据模型是根据硫酸、球团每周的市场价格,针对冬瓜山生产高硫铁品位高低状况,分别单一和综合测算出生产硫酸、球团、红粉所创造的经济价值,然后再按照最高价值精细组织生产。

“今年初,我公司就开始研究生产效益测算经济模型,但主要体现在原料配比的经济测算上,现在针对原料的不同品位进行分开测算,数据模型比以前更精细、更科学。” 左永伟说。

目前,该公司利用生产系统和硫酸市场较好有利时机,掀起了大干一百天的热潮,并从加强管理、制度建设、激励政策着手,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全面实行提质、提量、提效,全力确保年初制订的产量、利润目标不动摇。

主动作为天地宽

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想办法。  近年来,由于硫酸和球团市场风云多变,如何制定对策、如何突破重围,成为铜冠冶化分公司上下面临的一个课题。

“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我们不能把目光仅仅停留在当前的层面,还要站在更高的层面来谋划,千方百计提高循环经济发展层次。” 左永伟告诉笔者,当下就是要针对原料品位波动的薄弱环节,解决原料存在的问题,循环经济产业链就能完美对接。 

为了破解产业链最佳组合的瓶颈,该公司寻找解决问题发展的途径。去年,该公司与武汉工程大学联合开展磁化焙烧科技攻关项目,通过实验室试验,能有效将烧碴中的铁品位从55%最高提到65%。为确保生产的物料、工艺参数可行性,该公司还多次派技术人员到同行业考察,一直担心的技术问题得到解决。现在,该项目进入审批阶段,明年元月份有望正式动工建设。项目建设后,按目前市场估计,每年增效6000-8000万元,不仅真正把集团公司内部副产硫铁资源利用好,还促进了循环经济产业链向更优方面发展。

 

                                (夏富青  朱长华)

责任编辑:李幼玲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