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冶金技术领域新高峰 昆明理工大学教授杨斌获何梁何利基金大奖
2017年10月27日 9:47 6419次浏览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王艳龙
当来自东南亚的企业与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寻求技术转让之际,何梁何利基金25日将创新奖颁给了真空冶金技术带头人昆明理工大学教授杨斌,激励他及其团队继续攀岩真空冶金技术领域新高峰。
杨斌系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教授,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云南省有色金属真空冶金重点实验室主任。30年来,他一直从事有色金属真空冶金研究工作,继承、开拓和发展了真空冶金的理论和技术,开展了有色金属合金真空蒸馏热力学动力学以及有色金属硫化物分解、挥发、冷凝的理论研究工作。带领团队研制出连续化、大型化、自动化、系统化有色金属真空冶金新装备,并将该技术推广至国内外,改变着人类数千年以来的传统冶金行业。
“好矿已经开采得差不多,传统技术很难进行有效冶炼,面对低品质复杂资源,就必须创新。”杨斌告诉记者,将传统的冶金行业改在真空中进行,不但有利于复杂金属的冶炼,还有利于环境保护。比如,使用复杂锡资源清洁高效综合利用技术,锡直收率由89%提高到97%,金属回收率大于99%,生产成本降低20%,危险固废量减少80%。
目前,杨斌及其科研团队研制出的连续化、大型化、自动化、系统化有色金属真空冶金新装备,已经中国、美国、英国、西班牙、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的企业应用,年处理复杂有色金属合金约45万吨,每年产值过百亿元,推动了有色金属冶金行业的科技进步。
“最大的意义在于我们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实现了从技术进口,到原创技术出口的转变。”杨斌研究团队成员刘大春说,此前,中国的冶炼技术多靠进口,真空冶金技术让中国在冶金技术领域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杨斌表示,金属元素基本都可以采用真空冶金的技术来冶炼。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寻求合作。他将以何梁何利基金创新奖为新激励点,继续带领团队进行科研攻关和推广,力争将中国的技术推广运用到更多的国家。
何梁何利基金是香港爱国金融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先生基于崇尚科学、振兴中华的热忱,各捐资1亿港元于1994年3月30日在香港注册成立的社会公益性慈善基金。1994年5月1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成立庆典。基金成立20多年来,捐款创立者的善举、义举和创举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赞许和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
责任编辑: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