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工业大数据的铝/铜板带材智能化工艺控制技术”启动

2017年10月27日 9:43 721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10月12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工业大数据的铝/铜板带材智能化工艺控制技术”项目启动暨项目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山东省龙口市召开。科技部高技术中心材料处副处长蒋志君,项目实施方案总体组组长、清华大学潘峰教授,项目组实施方案专家、烟台台海集团有限公司方玉诚教授,中南大学周科朝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孙宝德教授、钢铁研究总院陈思联教授,项目咨询专家东北大学王昭东教授和中南大学汪明朴教授以及各课题负责人、参与单位项目骨干成员等60余人参加会议。

蒋志君宣布项目启动并就重点基础材料专项管理规范进行了详细介绍。项目负责人东北大学刘士新教授从项目总体情况、任务分工及接口、实施计划及关键节点、组织管理机制、成果呈现形式及测评方法等方面向与会专家介绍了项目的实施方案。刘士新教授、彭艳教授、宋克兴教授、赵巍助理和王金海副总经理作为各课题负责人分别对“面向CPS的铝/铜板带材生产全流程大数据采集及平台构建”“大数据驱动的铝/铜板带材生产全流程工艺参数深度优化共性技术”,“大规模定制下铝/铜板带材生产全流程智能化工艺模型库”“热处理强化型高端宽幅铝合金薄板带材智能化工艺控制示范”和“时效强化型高端铜合金板带材智能化工艺控制示范”五个课题进行了课题实施方案汇报。

与会专家和相关管理部门听取了项目和课题实施方案的汇报,审阅了项目与各课题的实施方案材料,就项目实施方案的相关细节进行了质询、讨论,一致同意通过了项目实施方案论证,并分别针对项目和各课题形成了论证意见。专家组认为,项目根据任务书要求,针对基于工业大数据的铝/铜板带材智能化工艺控制技术的开发,提出了“产学研”一体化项目实施方案,总体目标清晰、应用需求明确、研究思路和技术方案基本可行。专家组建议项目围绕“目标清、可考核、用得上、有影响”总体要求,进一步完善项目实施方案,明确并细化解决的方法和途径,凝练核心任务指标和标志性成果(包括成果形式和应用方案等),明确各课题(任务)的关联(接口)及其与项目总体目标间的关系,明晰项目里程碑节点,确定年度/中期考核的主要标志。

此项目由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和东北大学分别作为项目牵头承担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单位,联合铜陵金威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燕山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太原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烟台南山学院、鞍钢未来钢铁研究院等14家单位共同承担。项目针对我国铝/铜加工行业智能优化制造需求,对接“中国制造2025”,以提升铝/铜板带材产品质量和稳定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应用目标,对工业大数据有效利用、工艺参数深度优化、大规模定制化生产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为我国有色加工行业基于工业大数据技术实现智能优化制造提供理论基础、关键共性技术和先进的解决方案。

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国栋院士对项目的前期策划、申报以及实施方案工作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指导。王国栋表示,东北大学十分注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此项目汇聚了国内有色金属领域众多的优势单位和杰出专家,一定要以此为契机,加强项目参与单位间的合作和交流,建立长效机制,按进度高质量地完成项目,建成有色金属行业示范基地,让我国的铝/铜产品走向国际高端市场。

责任编辑: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