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人生不平凡

2017年07月25日 9:4 216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科技创新

----记“铜都工匠”获得者李祖华

 

日前,安徽省铜陵市总工会将“铜都工匠”荣誉称号授予铜冠机械公司的李祖华。据悉,铜陵市共有10人获此殊荣。

现年50岁的李祖华,从事焊接工作 30年,先后获得铜陵有色技术比武电焊工第一名、铜陵市“1155创新创业高技能人才等荣誉称号,现为铜冠机械公司高级焊接技师。

多年来,该同志凭着执着的信念与孜孜不倦的探索,先后引进消化了气保焊代替手工电弧焊、埋弧焊、氩弧焊等新工艺;成功探索厚板材、异种钢在环境恶劣条件下的焊接,异形管板的焊接等十余种新工艺;解决了闪速炉框架、大型阳极炉厚板、350吨转炉托圈等重大装备的焊接难题。

手艺精

2001年正月初四,利用客户单位工人放假时间,李祖华与同事携带已经焊接好的工件,奔赴新疆某铜镍矿,将该铜镍矿敞开式鼓风炉现场改造为密闭式鼓风炉,当时工作环境温度最低达零下38℃,给焊接工作带来了很大麻烦。李祖华动起了脑筋,在客户单位的帮助下,围着焊接点燃烧起十只火炉,确保一次性焊接成功,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圆满完成了任务,同时积累了在低温和恶劣条件下的焊接经验和工艺参数。

2007下半年,李祖华在承接山东省某铜业公司阳极炉制作过程中,根据客户要求,当年12月必须完成焊接阳极炉炉体对接工作。在焊接过程中,该同志根据设备条件和温湿度的变化,适时调整焊接参数,在最后一道合拢缝焊接时,发现焊缝中心有裂纹,他及时按技术人员指导的工艺,返修清除再焊,经检查还是开裂。根据规定,如该工件的同一位置返修3次后继续开裂,就要报废该工件。为了不使工件报废,李祖华认真分析原因,查找相关资料,制定了新的工艺,严格采用焊前预热,确保焊接层间温度为150度左右,环境温度为60到80度,并连续24小时不间断焊接,焊后继续保温,解决了焊接开裂问题,经探伤检验,符合设计要求,开创了特殊环境下的工作方法。

动脑筋

几年前,李祖华等承接了华北某企业的3台闪速炉焊接任务,在现场焊接工作中,该闪速炉中段法兰拼接需要探伤,如采用人工焊条焊接,任务很难完成,为完成焊接任务,企业及时采购了气体保护焊机,但探伤问题始终不合格。该同志主动攻关,一方面对焊缝加强保护,不让冷风吹进来;另一方面改变气体的配比,而这种气体配比方法在任何教科书上也找不到。通过反复试验,最后采用Ar+CO2富氩混合气体保护解决了质量不合格问题。

某一年,企业购买了一台埋弧自动焊机,但所有电焊工都不会使用新设备,李祖华运用“解剖麻雀”的方法,对埋弧自动焊机的控制系统和机头操作系统进行反复摸索,凭着多年积累的焊接经验,很快掌握了新设备操作技术,并用新设备成功焊接了多家企业订购的转炉。

近几年,为提高陶瓷过滤机超声波盒的寿命,该同志主动探索,发现有些机型的超声波盒采用上下对扣,上下盒口一般大,形成了横焊缝,不容易焊接,运到现场工作一段时间后容易开裂。对此,李祖华进行了改革,把下盒增大,采用搭接形式,形成了平角焊缝,提高了焊接效率。

乐传承

近年来,李祖华在焊接方面的名气越来越大,企业也有培养焊接人才的需求,让他“导师带徒”,他愉快地答应了。他对徒弟很严,要求徒弟们先练好基本功,干中学、学中干,告诉他们设备的开和关,电流的调和升,通过示范并让徒弟反复练习,使徒弟们很快学会了普通电焊中的立焊、平焊、横焊、仰焊,还学会了气保焊、埋弧焊,掌握了超声波换能器焊接的全部技艺。

2014年元月份,以李祖华为牵头人,铜冠机械公司成立了“焊接大师工作室”,主要用来解决焊接工作中的“疑难杂症”。李祖华充分利用这一平台,组织工友们就大家在技术攻关、小改小革、焊接实践中碰到的一系列难题,发挥众人的智慧,进行讨论、分析,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产品质量。

(王征社 钟林)

责任编辑:李幼玲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