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战线上的创新尖兵

2017年07月10日 16:14 163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科技创新

——记山东铝业公司氯碱厂一电解车间主任王震
“在企业里要想获得快速成长,必须立足岗位,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这是山东铝业公司氯碱厂一电解车间主任王震的工作感悟。
王震自2005年转岗来到氯碱厂,已从事氯碱工作十多年。这期间,他求真务实,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用创新的思维和方法,为企业降本增效作出突出贡献,赢得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认可,成为化工战线上的一名创新尖兵。并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2016年被评为山东铝业公司劳动模范。
在十年多的时间里,王震多次参与或主持氯碱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由于他善于动脑、工作突出,2009年厂部委任他主持一期电解槽更换离子膜工作。在更换技术尚无经验的情况下,为确保离子膜安装质量,他加班加点查阅资料,一遍又一遍地打开第一次安装离子膜的视频资料;并且不耻下问,积极与同行进行交流探讨,学习安装方法。天道酬勤,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王震指挥下,项目攻关组经过两个月的艰苦作战,顺利完成了4台电解槽的离子膜更换工作,实现了一次性成功开车。
2012年,国内氯碱市场持续低迷,各个氯碱企业为保生存,积极开展降本增效等工作,当时,行业内出现了常规极距电解槽改为零极距电解槽的趋势,但伍迪电解槽零极距改造未有先例,氯碱厂经过详细调研、分析,决定对一期伍迪电解槽进行改造,依然让王震全面负责现场改造工作,他经过与厂家技术人员不断交流、沟通,摸索出技术改造方法。历经4个月,该厂圆满完成了4台伍迪电解槽的零极距改造项目,使电解电耗降低约150kWh/t折百碱,在降本增效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
2013年10月,王震被任命为一电解车间主任,当时作为一名基层车间负责人,他不仅有胆识与魄力,更有谋略与智慧。2015年,他在外出调研过程中,无意听到LSZ法除氯酸盐技术的前沿性于是,他及时与厂部领导沟通,经厂部调研、分析,新上LSZ项目代替了传统的氯酸钠技术。在这个项目实施中,王震任总指挥,经过大家3个月的努力,当年7月完成了LSZ氯酸盐分解项目。该项目在氯碱行业内为国内首创,技术难度较大,每年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500万元,在行业内成为一个标杆,迎来了大批氯碱同行前来参观学习,
2016年,王震还主持完成了一期电解装置余热利用项目,投用后效果达到预期目标,盐水温度提高5度,年节约蒸汽费用达100余万元。
王震不仅在降本增效方面做出了很多成绩,同时在车间基础管理方面更有独到做法。在设备管理上,2013年针对铲车油耗高、故障率高、检修成本高的“三高”问题,他提出铲车内部承包制,大大降低了铲车运行成本,仅此一项节约费用8万元。2015年,他根据同行的经验又提出了铲车外包制,年节省人员费用10余万元。为确保设备装置长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他积极探索设备管理的新路子,建立虚拟检修工时制,本来需要由检修车间完成的一些小的检修项目,通过该车间岗位员工自行承担检修,使设备装置长周期安全运行得到保障。这一创新得到厂部认可,并在全厂各车间推广,降低了设备检修费用,确保了设备装置高效稳定经济运行,使该厂设备装置运转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
(张开亮 王赛男)

责任编辑:李幼玲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