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建东北首个千亿元级铜产业基地

2017年05月12日 14:51 677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铜资讯   作者:

  手机越纤薄越好,电池续航却是越久越好。调和这对矛盾的关键之一是藏身于锂电池内的一种特殊材料——铜箔。6微米,是当今业界公认的高标准超薄铜箔。5月10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一“关隘”在沈阳联立铜业有限公司实现突破,沈阳联立因此成为东北地区唯一拥有此项技术的企业。同时,6N高纯铜(铜含量99.9999%)新材料也已由该企业研发成功并通过国家认定,计划年内组织生产。据了解,高纯铜主要应用于军工领域,目前全球可以生产的企业屈指可数。
  铜堪称重要性仅次于石油的战略资源。我国是铜消费第一大国,年消费量占全球消费总量的一半左右,但其中七八成依赖进口。辽宁以及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高度集中,但一定时期内全国只有东北没有一家铜行业规模企业,与东北市场的巨量需求极不相称。辽宁省提出,要在“十三五”期间建成具备创新引领、绿色低碳等特征的装备制造业体系,成为我国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加快建设东北地区的铜产业基地,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迫在眉睫。
  据沈阳联立的负责人介绍,超薄铜箔不仅可用于生产智能手机锂电池,还是电动汽车、航空航天器、智能装备等产品的必需材料,铜箔的质量直接影响产品性能。长期以来,超薄铜箔一直由美国、日本、韩国等几个国家占有市场主导地位。由于原材料紧缺,一些生产企业只能排队等待甚至延缓订单。
  事实上,沈阳联立能打破垄断、制造加工超薄铜箔,业界并不惊奇。联立的班底来自沈阳冶炼厂的技术、管理骨干,他们保留了沈冶的珍贵技术档案,瞄准市场需求进行再研发、再创新;上马世界一流的铜电解精炼技术装备,引进世界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产出的国际标准A级铜为制造加工超薄铜箔提供了优质的原料保证。
  依托高端技术和装备,联立实现了铜冶炼的全链条精细化、绿色化,“吃干榨净”每一块铜板。采用天然气和富氧工艺进行熔炼;回收冶炼烟气余热进行再利用;从伴生废液中析出硫酸铜和硫酸镍;从末端排放的阳极泥中提炼金、银、铂、钯、硒等稀贵金属。
  目前,凝结了联立多项专有技术的高端产品——A级铜在市场上全产全销零库存,并在上海金属交易所注册,收到了伦敦金属交易所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注册邀请;与联立合作的世界500强上下游企业的队伍不断壮大,全球最大有色金属贸易商托克与联立建立了长期采购关系。
  就在上个月,联立在辽宁自贸试验区沈阳片区成立了一家注册资本达2亿元的新公司。据公司负责人介绍,借助自贸平台,联立将把科技研发、市场拓展等能力再提升一个层级,加快建设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园、再生金属开发产业园,加快推进“一带一路”上与哈萨克斯坦合作的铜资源综合开发及冶炼项目,联合更多上下游企业共同建设东北地区产值超千亿级的铜产业基地。

责任编辑:付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