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质环境保护工作潜力巨大
2017年05月05日 9:28 2918次浏览 来源: 中国国土资源报 分类: 地质矿业 作者: 于德福
“地质环境领域,将成为地勘单位新的主战场。”4月26日,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关凤峻在2017年地勘局长座谈会上作专题报告时指出。
关凤峻表示,我国地质环境工作潜力巨大。
地质灾害防治。我国目前已完成1800个山地丘陵县1:20万初步调查、1333个县1:5万调查,离全面完成2020个山地丘陵县的调查目标仍有距离;已完成15833处隐患点勘查,还有约1万处;已在山地丘陵区形成了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三查”机制,要实现山地丘陵区全面覆盖,并在存在岩溶塌陷地裂缝隐患的30个县形成“三查”机制。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经调查,全国因开矿引发的地灾有2.6万处、采空区地面塌陷4000余处、塌陷坑9000余处、损毁土地300余万公顷。近10年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500亿元、地方财政累计投入300亿元,仅完成恢复和综合治理80万公顷,还有很大的工作空间。
地下水监测。我国虽已建立2万多个监测点,但平均每个县还不到10个,国家监测工程网络还存在层层加密的需求。目前,内蒙古、山东、河南等地已决定实施省级地下水监测工程,地下水监测方兴未艾。
地面沉降监测。我国目前已建立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汾渭盆地区域联防联控体系,未来联防联控体系要扩大到珠江三角洲、沿海及其他重点地面沉降区。要形成面上监测体系,服务高铁、高速、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线性工程和相关区域。
此外,在地质公园、矿山公园申报,古生物化石保护,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旅游地质调查、海岸带调查等方面,都需要以城市为单元开展地质环境工作。
责任编辑:陈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