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国外对当前全球供需形势的看法[陈远望]

2004年12月06日 16:54 123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锡:国外对当前全球供需形势的看法 总的趋势 国际市场的锡价2004年10月已经突破10000美元/吨,创多年来的新高。2002年8月曾经降到3800美元/吨的最低价。从那以后,锡价逐步上升,到2003年9月末,最高上升到5070美元/吨,以后仍然持续上涨,直至现在的价格水平。 锡价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生产赶不上需求。据统计,2003年全球精锡的消费量增长9.7%,达到30.7万吨/年,而生产量只增长4.4%,只有28.02万吨/年。另外,库存下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2001年底LME锡的库存达到3万吨,现在LME的库存还不到3000吨。还有,美国国防储备中心的储备量也收缩到大约34000吨,按其现在的抛售率,到2007年就可卖完。 据国外媒体报道,2004年上半年全球精锡的消耗量比2003年同期增长10.6%,达16.72万吨,而精炼锡的生产量只增长8.2%,达14.46万吨。 表1 近几年世界锡矿的生产情况 (单位:万吨) 国家或地区 2002年 2003年 2003上半年 2004上半年 欧 洲 0.75 0.74 0.37 0.37 其中俄罗斯 0.72 0.72 0.36 0.36 非 洲 0.11 0.11 0.06 0.06 亚 洲 16.94 17.23 9.13 7.14 其中:中国 8.10 9.90 4.95 4.21 印尼 7.86 6.40 3.69 2.47 马来西亚 0.42 0.34 0.19 0.17 南 美 洲 6.58 7.04 3.50 3.50 其中:秘鲁 3.88 4.02 1.98 1.99 巴西 1.38 1.38 0.69 0.69 玻利维亚 1.32 1.64 0.84 0.81 澳 大 利 亚 0.70 0.38 0.3 0 0.08 总 计 25.09 25.50 13.34 11.14 表2 近几年世界精锡的生产情况表 (单位:万吨) 国家或地区 2002年 2003年 2003上半年 2004上半年 欧 洲 1.73 1.57 0.80 0.69 其中俄罗斯 0.80 0.76 0.38 0.38 比 利 时 0.89 0.77 0.41 0.32 非 洲 0.06 0.06 0.03 0.03 亚 洲 19.57 20.40 9.48 10.71 其中:中国 8.18 10.00 4.74 5.07 印尼 5.88 6.25 3.06 2.98 马来西亚 3.09 1.83 0.61 1.38 泰 国 1.75 1.52 0.67 0.96 南 美 洲 5.39 5.92 3.02 3.00 其中:秘鲁 3.30 3.92 2.00 2.01 巴西 1.15 1.06 0.55 0.52 玻利维亚 0.94 0.94 0.47 0.47 澳 大 利 亚 0.08 0.06 0.03 0.03 总 计 26.83 28.02 13.36 14.46 表3 近几年世界精锡的消费情况表 (单位:万吨) 国家或地区 2002年 2003年 2003上半年 2004上半年 欧 洲 7.40 7.69 3.81 3.85 其中德 国 1.95 2.07 1.04 0.96 英 国 0.99 0.99 0.50 0.50 法 国 0.87 0.91 0.43 0.55 西 班 牙 0.67 0.82 0.44 0.37 非 洲 0.51 0.47 0.24 0.18 亚 洲 13.83 16.30 7.70 9.10 其中:中国 5.32 7.37 3.36 3.75 台湾省 1.00 1.08 0.52 0.73 日本 2.68 2.88 1.43 2.00 东南亚 1.77 1.72 0.85 0.77 南 北 美 洲 6.09 6.13 3.29 3.53 其中:美国 4.57 4.44 2.43 2.60 巴西 0.60 0.75 0.36 0.45 澳 大 利 亚 0.19 0.15 0.08 0.07 总 计 28.02 30.75 15.12 16.72 英国的金属通报研究所对近几年西方国家锡的供需情况的分析数据是:2002年剩余1.4万吨,2003年短缺1.3万吨,预计2004年的短缺数会更大,可能达到2.1万吨。据说这个预测数字是考虑了美国国防储备中心的销售量的(2002年销售的1.3万吨,2003年销售的1万吨,预计2004年会销售1.2万吨)。英国巴克莱投资公司(Barclays Capital)对此的预测数字有所不同,它提出的预测数字是,2002年短缺3600吨,2003年短缺1.41万吨,2004年预计短缺1.15万吨,2005年短缺1万吨,2006年会有4700吨的剩余。 主要厂锡国的生产情势 对中国的锡生产与消费,文章认为,不管是矿山的锡产量,还是精炼锡的生产量,还是锡的消费量,中国都将是世界上最大的。2003年全国矿山的锡产量从2002年的8.1万吨上升到2003年的9.9万吨,但是,2004年的上半年产量从上年的4.95万吨水平将到了4.21万吨。中国的精炼锡,2003年上升到了10万吨,比2002年上升22%,2004年的上半年精炼锡比上年提高7%,达到5.07万吨。但是,中国国内锡的消费,主要由于镀锡板和电子工业的发展,需求量也大幅度上升,2003年上升38%,达到7.37万吨,2004年上半年由比上年同期上升11.7%,达3.75万吨。尽管如此,中国仍然有相当数量的精炼锡出口,2002年出口4.58万吨,2003年出口了3.13万吨,2004年出口又有恢复,上半年的精锡出口量上升了7.6%,达到1.712万吨。中国根本不出口锡精矿,事实上中国现在还在进口锡矿石和锡精矿,其进口量与其自产量比起来,数量很少,2004年上半年进口3870吨。 报道说,全球锡的供需平衡另外一个关键因素是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是目前世界上第二大锡精矿和精炼锡生产国,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炼锡厂——PT蒂玛(PT Timah)炼锡厂和另一家名列世界前6名之一的PT科巴炼锡厂(PT Koba)。印尼政府在2002年,为了抑制非法的、成千上万的独立采矿者开采锡矿,颁布禁止锡精矿出口的命令。这个禁令影响了其他地区的锡冶炼厂的生产,使得其他地区的锡冶炼厂无矿可炼。报道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现在,这些独立的采矿者的采矿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PT蒂玛公司的锡生产量,他们大多数都在蒂玛公司的矿场地上开采,向蒂玛公司供应锡精矿。蒂玛公司的秘书普拉塞特约.萨科索洛(Prasetyo Saksono)说,印尼内地生产的锡精矿占2004年印尼锡精矿产量的84%,而这些锡精矿大部分都是独立采矿者采自蒂玛公司的锡矿场。萨科索洛说,2004年上半年精矿含锡的产量比上年同期降低了37%,只生产了17239吨,精炼锡冶降低了6%,生产15520吨。独立采矿者,他们选择市场行情,看价卖货。因此,有时候冶炼厂买不到足够的锡精矿,有时候又可以买到大量的锡精矿。他指出它的公司要忍受较高的生产费用。 据报道,在印尼,因为锡精矿不能出口,现在就有一些锡精矿买主和贸易商,都已建起了自己的小型炼锡厂。他们与PT蒂玛公司竞争,从非传统的采矿者那里收购锡精矿,不顾质量,把锡精矿熔炼成粗锡,将这种粗锡出口。据萨科索洛估计,蒂玛公司2004年的精锡产量可能在3.5万吨于3.6 万吨之间。而该公司2003年的精锡产量是4.59万吨。萨科索洛证实,蒂玛公司现在正在靠近新加坡的Kundur岛上,建设一个年产7000吨锡的新炼锡厂,那里有该公司的一些采锡矿的采掘船在开采锡矿。这个冶炼能力的增加能否与精矿生产量的增加相匹配,现在尚未可知,但是,它将可以节约运输费用是可以肯定的。 据报道,PT蒂玛公司的董事长Thobrani Alwi透露,印尼政府拥有65%股份的PT蒂玛公司准备要卖掉14%的股份,大约是7000万股。印度尼西亚的另一家大型锡冶炼厂进展顺利,2004年第二季度生产了6900吨锡,这是该厂1997年以来创造的最高生产水平。据世界金属统计局的统计,印度尼西亚2004年上半年的精锡产量比上年下降2.6%,降至2.98万吨。萨科索洛认为,政府不会取消不准锡精矿出口的禁令,因为这项政策是要尽可能地保护国内公司增加附加值。但是,有意思的是,据马来西亚的进口纪录,2003年,马来西亚从印度尼西亚进口了7300吨以上金属锡的矿石或精矿,虽然这也可能是其他地方的锡矿经过印尼进入马来西亚的。 据报道, 马来西亚因为锡精矿短缺致使精锡产量下降,它2002年的精锡产量是3万吨,2003年降至1.8252万吨。马来西亚现在惟一的炼锡厂——马来西亚熔炼公司的巴特沃思炼锡厂,2004年可能保持2003年的产量水平。该厂有5座炼锡炉,因锡精矿短缺,现在有3座炉闲置。但是,建在印度尼西亚Bangka岛的PT Koba炼锡厂(马来西亚熔炼公司占75%股份),该厂的熔炼炉却由2座增加到了4座,2004年的产锡量,估计可能由2003年的1.8万吨上升到2.2万吨。马来西亚熔炼公司的总经理Chua Cheong Yong说,它的公司2004年上半年的精锡产量大约可达2.5万吨,而上年同期是1.8万吨。这主要是熔炼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小冶炼厂生产的粗锡的结果。他解释说,它的巴特沃思冶炼厂缺少的锡精矿,现在以熔炼印尼来的粗锡得到补充。他认为别的地方也有这么做的。他还说某些粗锡也能直接找到最终用户。 马来西亚熔炼公司2004年上半年的利润达到2765万林吉特,而上年同期只有1332万林吉特。但是,该公司受到澳大利亚最大的锡矿的储量估计错误的打击。曾经号称澳大利亚最大的锡矿的Ardlethan矿,因实际的矿储量低于希望的储量值而关闭,处于任意处置状态。马来西亚熔炼公司是该矿惟一的顾客,它在该矿占有30%的股份。 报道说,马来西亚熔炼公司正在继续勘探更多的锡资源,它与印度尼西亚的地方公司合作在印尼的Bangka岛上勘探和开采有潜力的锡矿,此外,它还注意印尼、澳大利亚、缅甸的有可能开发的项目。较高的锡价也没有使马来西亚的采锡工业得到恢复,2004年上半年的采锡量仅仅只有1700吨。 据报道,澳大利亚在2003年5月,将年产1万吨的里尼森(Renison)锡矿关闭,给它的主要顾客——泰国熔炼与精炼公司的锡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是,泰国熔炼与精炼厂现在似乎已经找到了所需的炼锡原料,2004年上半年,它的锡产量比上年同期上升43%, 达到了9600吨,泰国国内自己的、过去是世界大矿之一锡矿,产量继续萎缩,2004年上半年只生产350吨锡。 据报道,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的里尼森锡矿得到批准于2004年11月重新开采,这可以抵消Ardlethan锡矿关闭所造成的减产损失。里尼森锡矿的重新开采是布鲁斯顿(Bluestone)公司要求的。布鲁斯顿公司说,它的锡产量到2005年5月可达到500吨/月。里尼森锡矿重新开采后,布鲁斯顿公司打算开发昆士兰省的Collingwood锡矿。该矿的锡储量可供年产1万吨连续开采3年。计划于2005年6月开始开发。 但是,据报道,澳大利亚的锡矿业还有另一个打击,就是Sons of Gwalia钽-金矿,因为储量计算错误,以于2004年8月停止开采,被置于任意处置状态。该公司曾经把锡当作钽的副产品生产,年产大约600吨锡。 在南美洲,报道说,秘鲁预计2004年可稳产3.9万吨精炼锡。但是,玻利维亚的采矿工人与政府之间继续出现问题,Caracoles锡矿的工人与政府之间存在争议而停产。估计2004年上半年玻利维亚锡矿的产量比上年同期会下降3.6%,降至8100吨。而在巴西,Paranapanema公司已经将它的Rocha Sa 锡-钽-铌投产,该矿靠近它的Pitinga锡矿,但是,该锡矿已经无矿可采,现在只是在处理尾矿,这大约可以维持到2006年年中。据该公司的总裁Geraldo Haenel说,该公司2004年的精锡产量预计可达7600吨,而2003年它的产量时7654吨。到2004年底,巴西Pitinga炼锡厂的原料,一半是Rocha Sa生产的锡精矿,一半是Pitinga锡矿遗留的尾矿。到2006年Rocha Sa矿达产后,该矿的锡产量可达1万吨/年。该矿所产的锡精矿,都由该公司自己的熔炼厂熔炼。据世界金属统计局的统计估计,Paranapanema公司的锡矿生产的锡和处理尾矿回收的锡,加在一起,可以在几年的时间内,保持年产1.38万吨的水平。报道说,虽然,巴西精炼锡的产量逐年下降,2004年上半年还可保持5200吨。 锡市场价格走势 报道说,自2004年4月以来,虽然伦敦交易所的库存在2004年9月中旬缓慢上升到了6000吨,伦敦金属交易所3个月期货价基本保持在8400~9000美元/吨,需求保持强劲,基本面仍处于强势。英国的金属通报研究所认为这个势态可能会维持到2005或2006年,到有新的锡精矿供应市场时,市场上精炼锡的紧张供应才能得以缓解。 报道说,由于锡价较高,刺激世界各地的非正式的、小规模的采锡量增加,像印度尼西亚那样的独立采锡者,在刚果民主共和国,据估计2004年大约有3500吨~5500吨锡的锡精矿是非正式的采矿单位开采的,而在2003年该国这种方式生产的锡精矿的产量为零。金属通报研究所估计,全球2004年有2万吨锡的锡精矿是非正式的采矿单位生产的。面对这样的形势,巴克莱投资公司预测,2005年伦敦金属交易所的现金锡价是9200美元/吨,而到2006年会有所下降,其年平均价将是7700美元/吨;而金属通报研究所的预测是,2005年伦敦金属交易所的现金价将是9600美元/吨。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