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属]铜市供求由紧缺转向平衡
2004年12月07日 10:35
759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全球金属]铜市供求由紧缺转向平衡
全球精铜的生产平均成本大致在1450美元/吨左右,期铜目前的价位使得铜矿有极为巨大的盈利空间,市场的规律会调节商品价格。最近一年多来全球铜价飙升,令多年来为铜价低迷所困扰的矿产商重获暴利,世界各地铜矿纷纷复产。
供应趋于增长
对于能源以及基础金属等商品来说,由于供应链条复杂,供应周期较长,从勘探开发到最终形成有效供应的时间存在较长的滞后性,铜市在去年以来的大牛市中,虽然原材料价格已经大幅上涨,但是时至今日,铜精矿产量已经提高,TC/RC费用也明显改善,但是精铜供应依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也就使得市场在面对供应紧张、需求强劲的矛盾时,调节供应的时间周期很长,存在明显的滞后性。
国际铜研究组织最近指出,全球铜矿产能利用率的提高,加上预期中2005年全球精炼铜用量增长减缓,将会使2005年全球精炼铜供应缺口达到22万吨,2004年全球精炼铜供应缺口将达到大约70.1万吨,这将高于2003年37.6万吨的水平。预计2004年全球精炼铜需求将提高5.7%,而2005年将提高4.1%。
但生产商增产的确如火如荼:全球最大的产铜国智利国家统计局表示,10月智利铜产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3.8%,10月铜产量为485458吨,今年前10个月铜产量总计4405158吨,较2003年前10个月增长9.0%。中国2004年1至10月铜产量167万吨,1至10月增长18.9%。
消费受到抑制
另一方面,因成本提高,铜产品生产商不得不减少消费量。
麦格里银行在最近报告中表示,作为推动近几年全球铜价恢复性上涨的中坚力量的中国,今年铜消费量将会在370万吨,而产量在213万吨。业内人士预测,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使今年前9个月中国铜的消费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但许多铜棒和铜线生产商因金属成本提高不得不停止或减少产量。
中国铜主要零售地区上海的交易商表示,在过去一个月内现货铜的需求量已经有所下降,现货购买商对远期交货的铜价格低于即期交货的价格感到很失望。终端铜使用者不愿意购买高于32000元/吨的现货铜。除非终端产品价格自己上涨,否则铜产品生产商不能够提高他们的产品价格。但是在过去几个月中像空调等终端产品价格并没有提高,因此铜棒和铜线等产品价格也不能上涨。
业内人士称,如果现货铜价格在今年年底之前依然维持在这么高的水平上,那么铜消费量将会有所下降。
分析人士表示,中国的紧缩信贷政策将会放缓今年全年的经济增长率,也会影响许多现货铜的主要购买商———中小型铜产品生产公司,没有足够流动资金的工厂已经受到了影响。
在价值规律作用下,铜市最终将向供求平衡转化。BME公司和标准银行预计,2005年全球精炼铜供应缺口将会在2004年的基础上缩窄。投资银行高盛则预计2005年全球精炼铜供应将过剩31.4万吨,而其预计2004年全球精炼铜供应缺口将达到40.1万吨,2005年全球精炼铜供应过剩将出现在2005年的下半年。
毕竟,每磅1.00美元(每吨2200美元)的铜价对矿产企业来说已经是非常好的价格了。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