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未来发展具有开创性
2017年04月05日 8:54 1674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科技创新
雄安新区即将崛起。作为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文决定成立的新区,比肩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又一个国家级新区,雄安的雄心在哪儿?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刘秉镰对此进行了解读。
“雄安距北京和天津均约100公里、距石家庄约150公里,将成为这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新枢纽。”刘秉镰说,雄安新区定位高、起步高、标准高,瞄准的是世界级。目前全球有多个世界级城市群,如以纽约、伦敦、巴黎、东京、上海等为中心的城市群。中国正在打造又一个世界级城市群——以首都为核心的京津冀城市群,而雄安就静静地卧在这个城市群的主轴上。
雄安新区将打造京津冀城市群的重要枢纽。刘秉镰介绍,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京津冀城市群的空间结构为“一核、双城、三轴、四区”,以北京为核心,三轴构建了城市群空间的主要骨架,指的是京津、京保石、京唐秦三个产业发展带和城镇聚集轴。在北京—保定—石家庄这条轴带上绘制起雄安新区的蓝图,世界级城市群的形象和进度呼之欲出。
雄安新区也将为构建京津冀城市群注入发展动能。“雄安是世界级城市群未来的重要枢纽,但目前还是发展洼地。”刘秉镰表示,在京津冀的城市群中,处于北京和石家庄中间的保定地区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在此划出一片远期规划面积为2000平方公里的新区,聚集更多的产业资源、人力资源,将进一步挖掘发展潜力、释放发展后劲,成为京津冀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肩负新的历史任务,雄安新区未来的发展模式将具有开创性。
发展路径新。雄安新区将努力建设创新高地和科技新城,打造全国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雄安新区的成立,不是为了疏解北京的落后产能,而是把创新驱动作为新区发展的根本动力,引导创新要素向新区聚集。”刘秉镰表示,北京是全国的科技和创新中心,但是目前北京向河北省和天津市转移的科技资源并不算多。雄安新区未来将成为北京高新技术转移的新载体,一批具有高新技术性质的非首都功能将有序转移,高端科技资源、优质教育资源等会向这里集聚,新区将成为一个科技转化高地,从而带动整个周边地区,加速京津冀城市群快速接近世界级城市群。“新区崛起,在当前新技术革命、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将依靠京津冀各种要素集聚得到快速发展。”刘秉镰说。
管理模式新。雄安新区将创新城市管理模式,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新区投融资体制改革。“虽处河北省境内,新区发展却不是依靠一省之力,而是举京津冀之力,举全国之力,必须闯出一条协同发展改革的管理新路子。”刘秉镰认为,未来如何有效结合快速集聚资源的政府调节优势以及市场经济优势,是考验新区管理者的重要课题。
建设新区,志存高远,更要脚踏实地。刘秉镰表示,要达到国际一流城市水平,雄安新区任重道远。新区建设,要在资源集聚中快速形成产业,打造产业链,形成对劳动力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同时打造优良的国际营商环境和居住空间,实现与周边地区良好的城乡统筹。“要精雕细刻、精耕细作,让快速集聚的要素在这座新城里活起来,形成自我造血的新机制,产生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的新动力。”
责任编辑:李幼玲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