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凯透露明年投资重点
2004年12月09日 9:11
544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马凯透露明年投资重点
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在昨日召开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透露了明年中央政府投资的四个重点。他预计,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9%或略高一些。他同时强调,明年要坚持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过快增长,防止某些行业无序建设、过度扩张出现反弹。
明年中央政府投资的重点投向为以下四方面:一是保证在建国债项目按期完成,发挥效益,主要包括青藏铁路、南水北调、治淮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人畜饮水、县际和农村公路、采煤沉陷区治理等在建项目;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重大水利项目建设,支持粮食生产;三是加大对基础教育、公共卫生体系、公检法司、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等方面的建设项目;四是支持西部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中部崛起的重点项目等。
马凯提出,明年要着力抓好六项主要任务: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着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消除制约经济健康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继续增加就业、扩大消费,着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马凯指出,明年要继续搞好产业政策、信贷政策、土地政策的协调配合,把好土地审批和信贷投放两个闸门,加快制定完善并严格实施能耗、物耗、环保、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落实已确定的各项调控政策,严格控制钢铁、水泥、电解铝、电石、焦炭、铁合金等行业投资反弹;认真做好项目清理后续工作,区别情况,妥善处理,该停建的坚决停建,该限期整改的严格整改;按照国务院的部署,认真抓好违规电站的清理工作;并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做好清理整顿开发区工作。
对于煤电油运的供需衔接问题,马凯表示,要从完善政策和规范标准入手,落实有序供电、合理用电方案,努力缓解今冬明春和明年迎峰度夏两个用电高峰期供求紧张的矛盾。按照有保有限的原则,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高能耗、高污染企业,严格控制甚至停止供电。继续实施峰谷分时电价和差别电价政策,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促进节约用电。
马凯强调指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要把握“一条红线”、做到“四个坚持”。“一条红线”,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红线,统领发展改革工作,并切实贯穿于发展改革的各个方面;“四个坚持”就是要:坚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进一步消除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紧密结合起来,注重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坚持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转到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协调发展上来,坚决克服片面追求速度的倾向,努力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发展改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马凯透露,明年,党中央将制定“十一五”《建议》,并对“十一五”规划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国家发改委要研究起草“十一五”规划《纲要》,明年底前报国务院审议。
对于“十一五”规划的理念,马凯说,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在规划编制的出发点上,要从偏重于物质财富增长,转向更加重视人的发展,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其次要拓宽发展内涵。“十一五”规划是发展的规划,但发展不单单是把国民经济这个“蛋糕”做大,还包括把“蛋糕”做优和切好。其三,要考虑承载能力。谋划发展不仅要考虑需要,也要考虑可能。要从全国和本地区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以及电力、运力等的承载能力出发,合理确定发展目标、重点和相关政策。
马凯指出,国家发改委除了提出总体规划纲要草案之外,还要编制完成部分专项规划。一方面,要抓紧编制综合交通体系、水利、装备制造、汽车、高技术、信息化等领域和产业的规划;另一方面,对有关部门牵头编制的人口、教育、卫生、防震减灾、耕地保护、节水等方面的规划,要做好协调和衔接工作。另外,要抓好区域规划编制的试点。首先抓好长三角和京津冀两个区域规划编制的试点,继续抓好6个市县规划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组织部分地区研究城市群发展规划的编制问题。(中证网)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