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
2017年03月07日 8:39 1057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科技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要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继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代表委员们表示,一定解放思想、勇于突破,用新作为助力国家发展。
总书记对上海提出要在四方面有新作为,这意味着推出更多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创新发展的举措。随着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进程,科研工作者作为骨干力量,应发力改革开放、积极创新,推倒实验室技术与产业需求应用之间的篱笆墙,带动产业发展、助力中心建设。
——上海科技大学教授朱志远代表
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关起门来是不可能实现的。在浦东启动运作的自由贸易试验区,释放了改革开放的新红利,激发了转型发展的新动能,已经成为发展的新引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我们要继续解放思想、勇于突破,大胆试、大胆闯,进一步彰显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试验田的作用。
——东华大学教授严诚忠代表
作为一线科研人员,我对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深有体会。我们研制的无人机等前沿成果,有望应用于农林植保、城市安全监控等方面,为经济社会发展添动能。期待在科技评价体系、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为科研人员“松绑”,促进更多创新成果的产生。
——中科院自动化所易建强委员
当前形势下,实体经济的振兴,离不开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创新驱动。对于企业而言,这是立身之本;对于国家而言,这是在国际上赢得产业和科技话语权的实招。在这方面还有潜力可挖,期待进一步解放思想,走好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的“最后一公里”,给干事创业者鼓劲。
——江西总商会副会长陈康平代表
开放和创新实际上是相互促进、融为一体的。比如国家大力推动的人工智能发展,要在这个领域做到国际领先,就要聚合全世界的顶级专家联合攻关,关起门来是实现不了的。小米人脸检测新算法全球领先,就是众多国际顶尖专家的智慧结晶。建议在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与专项规划,提前布局抢占先机。
——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代表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在开放中优化科技评价体系方面的深化改革。一方面,评价体系应重在激励各类创新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对标高水准,强化关键应用技术研发。同时,通过产需结合增强创新技术的市场生存能力,解决创新和市场“两张皮”的问题。
责任编辑:李幼玲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