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下400米开钻

——江西省地矿局九〇一队武山铜矿坑内钻项目施工侧记

2017年03月03日 8:38 286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地质矿业   作者:

  一袭绿衣挺拔屹立,直指云霄,雷鸣般巨响随着山风,在连绵起伏的山峦间回荡,一群橘黄色的勘探工人穿梭于翠绿色的山间小路……这是通常人们对勘探队伍的印象。然而,近期江西省地矿局九〇一队钻探技术研究院三分院却一改常规,将钻探平台摆在了离地面400米深的矿洞中,在昏暗的灯光下作业。他们是如何在众多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得甲方认可的呢?
  敢于创新才有出路采矿业一直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随着地质找矿方向逐渐转移到深部隐伏矿床,很多传统探矿方法无法满足矿山生产需要。这时,坑内钻作为一种新型生产探矿手段应运而生,具有效率高、造价低、灵活性好和应用形式多样等优点,能准确圈定矿体形态及地质构造,为矿山生产提供更为科学的资料。
  九〇一队探矿工程专家分析:“作为江西省最大的钻探队伍,应该敢于打破传统,在技术工艺上不断探索创新,这样才不至于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落下风。”
  有着丰富经验的机长陈若飞说:“我们虽然在坑内钻方面有技术储备和成功经验,但那毕竟是几年前的事,现在施工矿种和环境已经大不相同,决不能因为之前的成功而粗心大意。况且在我们进场之前已经有几支队伍败下阵来。”
  稳中求进获突破机长陈若飞表示:“在吸取之前本工地施工队伍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我们要‘求稳不求快’,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实现一气呵成。”随后,九〇一队钻探三分院立即根据地质设计要求调整施工队伍配置,挑选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全力满足相关技术及设备要求。
  最终,经大队总工办技术专家和三分院技术人员研究决定,采用绳索取心工艺,150mm口径开孔,期间要经95mm口径和75mm口径三级钻进,其中75mm口径为最后备选,如果钻进顺利就以95mm口径终孔。
  当钻进至350-380米之间时,整个机台的神经都格外紧张,因为这在矿区被称为钻探队伍的“死亡30米”,很多队伍就是在这铩羽而归。陈若飞介绍:“这30米,溶洞十分发育,最大有4米深,再加上全程漏水,施工难度极大。”根据预案,他们采用跟管钻进方法,75mm先行钻进,95mm随后跟进,配以针对此孔调配的专用泥浆,一寸寸稳步推进,最终顺利穿透。
  严字当头,方得始终经过20余天奋战,该孔已进至535米,接近设计孔深,即将终孔。在成绩面前,机长陈若飞十分谦虚:“这不算什么,毕竟还没有终孔。”他表示,取得阶段性胜利都得益于对管理制度的严格执行。
  据悉,机台除了坚持本队班前班后会议,确保“三定三查”之外,还严格遵守矿山管理制度,按要求强化新进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重点是入井施工安全注意事项,严格执行出入井登记制度,同时机台指定专职安全员做好日常施工中硐室松石、施工用电、隐患排查等。
  在技术操作方面,机台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和既定设计稳步推进。期间,多次组织专家到现场指导和组织人员到兄弟单位交流学习。据机长陈若飞介绍,接下来还会有两个80度和60度的大倾角钻孔等着他们去征服,他说:“我们没有透视眼,地下的事情谁都说不清,风险总是存在的,但信心源自实力,我们是经得起考研的队伍。”

责任编辑:罗娜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